宗鑑錄序
左朝請郎尚書禮部員外郎護軍楊傑撰
左朝请郎尚书礼部员外郎护军杨杰撰
諸佛真語。以心為宗。眾生信道。以宗為鑑。眾生界即諸佛界。因迷而為眾生。諸佛心是眾生心。因悟而成諸佛。心如明鑑。萬象歷然。佛與眾生。其猶影像。涅槃生死。俱是強名。鑒體寂而常照。鑒光照而常寂。心佛眾生。三無差別。國初吳越永明智覺壽禪師。證最上乘。了第一義。洞究教典。深達禪宗。稟奉律儀。廣行利益。因讀楞伽經云。佛語心為宗。乃製宗鑑錄。於無疑中起疑。非問處設問。為不請友。真大導師。擲龍宮之寶。均施群生。徹祖門之關。普容來者。舉目而視。有欲皆充。信手而拈。有疾皆愈。蕩滌邪見。指歸妙源。所謂舉一心為宗。照萬法為鑑矣。若人以佛為鑑。則知戒定慧為諸善之宗。人天聲聞緣覺菩薩如來。由此而出。一切善類莫不信受。若以眾生為鑑。則知貪瞋癡為諸惡之宗。脩羅旁生地獄鬼趣。由此而出。一切惡類莫不畏憚。善惡雖異。其宗則同。返鑑其心。則知靈明湛寂。廣大融通。無為無住。無修無證。無塵可染。無垢可磨。為一切諸法之宗矣。初吳越忠懿王。序之。祕于教藏。至元豐中。
诸佛真语,以心为宗。众生信道,以宗为鉴。众生界即诸佛界。因迷而为众生,诸佛心是众生心。因悟而成诸佛。心如明鉴,万象历然。佛与众生,其犹影像。涅槃生死,俱是强名。鉴体寂而常照,鉴光照而常寂。心佛众生,三无差别。国初吴越永明智觉寿禅师,证最上乘,了第一义,洞究教典,深达禅宗,禀奉律仪,广行利益。因读楞伽经云,佛语心为宗,乃制宗鉴录。于无疑中起疑,非问处设问,为不请友,真大导师,掷龙宫之宝,均施群生,彻祖门之关,普容来者。举目而视,有欲皆充。信手而拈,有疾皆愈。荡涤邪见,指归妙源。所谓举一心为宗,照万法为鉴矣。若人以佛为鉴,则知戒定慧为诸善之宗。人天声闻缘觉菩萨如来,由此而出。一切善类莫不信受。若以众生为鉴,则知贪瞋痴为诸恶之宗。修罗旁生地狱鬼趣,由此而出,一切恶类莫不畏惮。善恶虽异,其宗则同。返鉴其心,则知灵明湛寂,广大融通,无为无住,无修无证,无尘可染,无垢可磨,为一切诸法之宗矣。初吴越忠懿王,序之,秘于教藏,至元丰中。
皇弟魏端獻王。鏤板分施名藍。四方學者。罕遇其本。元祐六年夏。游東都法雲道場。始見錢唐新本。尤為精詳。乃吳人徐思恭。請法涌禪師。同永樂法真二三耆宿。遍取諸錄。用三乘典籍。聖賢教語。校讀成就。以廣流布。其益甚博。法涌知予喜閱是錄。因請為序云。
皇弟魏端献王,镂板分施名蓝。四方学者,罕遇其本。元祐六年夏,游东都法云道场,始见钱唐新本,尤为精详。乃吴人徐思恭,请法涌禅师,同永乐法真二三耆宿,遍取诸录,用三乘典籍,圣贤教语,校读成就,以广流布,其益甚博。法涌知予喜阅是录,因请为序云。
宗鏡錄序
宗镜录序
天下大元帥吳越國王俶製
天下大元帅吴越国王俶制
詳夫。域中之教者三。正君臣。親父子。厚人倫。儒。吾之師也。寂兮寥兮。視聽無得。自微妙。升虛無。以止乎乘風馭景。君得之則善建不拔。人得之則延貺無窮。道。儒之師也。四諦十二因緣。三明八解脫。時習不忘。日修以得。一登果地。永達真常。釋道之宗也。惟此三教。並自心修。心鏡錄者。智覺禪師所撰也。總乎百卷。包盡微言。
详夫,域中之教者三。正君臣,亲父子,厚人伦。儒,吾之师也。寂兮寥兮,视听无得,自微妙,升虚无,以止乎乘风驭景。君得之则善建不拔,人得之则延貺无穷。道,儒之师也。四谛十二因缘,三明八解脱,时习不忘,日修以得,一登果地,永达真常。释道之宗也。惟此三教,并自心修。心镜录者,智觉禅师所撰也。总乎百卷,包尽微言。
我佛金口所宣。盈于海藏。蓋亦提誘後學。師之智慧辯才。演暢萬法。明了一心。禪際河遊。慧間雲布。數而稱之。莫能盡紀。聊為小序。以頌宣行云爾。
我佛金口所宣,盈于海藏。盖亦提诱后学。师之智慧辩才,演畅万法,明了一心。禅际河游,慧间云布。数而称之,莫能尽纪。聊为小序,以颂宣行云尔。
宗鏡錄序
宗镜录序
大宋吳越國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
大宋吴越国慧日永明寺主智觉禅师延寿集
伏以。真源湛寂。覺海澄清。絕名相之端。無能所之迹。最初不覺。忽起動心。成業識之由。為覺明之咎。因明起照。見分俄興。隨照立塵。相分安布。如鏡現像。頓起根身。次則隨想。而世界成差。後即因智。而憎愛不等。從此遺真失性。執相徇名。積滯著之情塵。結相續之識浪。鎖真覺於夢夜。沈迷三界之中。瞽智眼於昏衢。匍匐九居之內。遂乃縻業繫之苦。喪解脫之門。於無身中受身。向無趣中立趣。約依處則分二十五有。論正報則具十二類生。皆從情想根由。遂致依正差別。向不遷境上。虛受輪迴。於無脫法中。自生繫縛。如春蠶作繭。似秋蛾赴燈。以二見妄想之絲。纏苦聚之業質。用無明貪愛之翼。撲生死之火輪。用谷響言音。論四生妍醜。以妄想心鏡。現三有形儀。然後。違順想風。動搖覺海。貪癡愛水。資潤苦芽。一向徇塵。罔知反本。發狂亂之知見。翳於自心。立幻化之色聲。認為他法。從此。一微涉境。漸成戞漢之高峯。滴水興波。終起吞舟之巨浪。邇後將欲反初復本。約根利鈍不同。於一真如界中。開三乘五性。或見空而證果。或了緣而入真。或三祇熏鍊。漸具行門。或一念圓修。頓成佛道。斯則剋證有異。一性非殊。因成凡聖之名。似分真俗之相。若欲窮微洞本。究旨通宗。則根本性離。畢竟寂滅。絕昇沈之異。無縛脫之殊。既無在世之人。亦無滅度之者。二際平等。一道清虛。識智俱空。名體咸寂。逈無所有。唯一真心。達之名見道之人。昧之號生死之始。復有邪根外種。小智權機。不了生死之病原。罔知人我之見本。唯欲厭喧斥動。破相析塵。雖云味靜冥空。不知埋真拒覺。如不辯眼中之赤眚。但滅燈上之重光。罔窮識內之幻身。空避日中之虛影。斯則勞形役思。喪力捐功。不異足水助氷。投薪益火。豈知重光在眚。虛影隨身。除病眼而重光自消。息幻質而虛影當滅。若能迴光就已。反境觀心。佛眼明而業影空。法身現而塵跡絕。以自覺之智刃。剖開纏內之心珠。用一念之慧鋒。斬斷塵中之見網。此窮心之旨。達識之詮。言約義豐。文質理詣。揭疑關於正智之戶。薙妄草於真覺之原。愈入髓之沈痾。截盤根之固執。則物我遇智火之焰。融唯心之爐。名相臨慧日之光。釋一真之海。斯乃內證之法。豈在文詮。知解莫窮。見聞不及。今為未見者。演無見之妙見。未聞者。入不聞之圓聞。未知者。說無知之真知。未解者。成無解之大解。所冀因指見月。得兔忘罤。抱一冥宗。捨詮檢理。了萬物由我。明妙覺在身。可謂搜抉玄根。磨礱理窟。剔禪宗之骨髓。標教網之紀綱。餘惑微瑕。應手圓淨。玄宗妙旨。舉意全彰。能摧七慢之山。永塞六衰之路。塵勞外道。盡赴指呼。生死魔軍。全消影響。現自在力。闡大威光。示真寶珠。利用無盡。傾祕密藏。周濟何窮。可謂。香中爇其牛頭。寶中探其驪頷。華中採其靈瑞。照中耀其神光。食中啜其乳糜。水中飲其甘露。藥中服其九轉。主中遇其聖王。故得法性山高。頓落群峯之峻。醍醐海闊。橫吞眾派之波。似夕魄之騰輝。奪小乘之星宿。如朝陽之孕彩。破外道之昏蒙。猶貧法財之人。值大寶聚。若渴甘露之者。遇清涼池。為眾生所敬之天。作菩薩真慈之父。抱膏肓之疾。逢善見之藥王。迷險難之途。偶明達之良導。久居闇室。忽臨寶炬之光明。常處裸形。頓受天衣之妙服。不求而自得。無功而頓成。故知。無量國中。難聞名字。塵沙劫內。罕遇傳持。以如上之因緣。目為心鏡。現一道而清虛可鑒。辟群邪而毫髮不容。妙體無私。圓光匪外。無邊義海。咸歸顧眄之中。萬像形容。盡入照臨之內。斯乃曹谿一味之旨。諸祖同傳。鵠林不二之宗。群經共述。可謂萬善之淵府。眾哲之玄源。一字之寶王。群靈之元祖。遂使離心之境。文理俱虛。即識之塵。詮量有據。一心之海印。揩定圓宗。八識之智燈。照開邪闇。實謂。含生靈府。萬法義宗。轉變無方。卷舒自在。應緣現迹。任物成名。諸佛體之號三菩提。菩薩修之稱六度行。海慧變之為水。龍女獻之為珠。天女散之為無著華。善友求之為如意寶。緣覺悟之為十二緣起。聲聞證之為四諦人空。外道取之為邪見河。異生執之作生死海。論體則妙符至理。約事則深契正緣。然雖標法界之總門。須辯一乘之別旨。種種性相之義。在大覺以圓通。重重即入之門。唯種智而妙達。但以根羸靡鑒。學寡難周。不知性相二門。是自心之體用。若具用而失恒常之體。如無水有波。若得體而闕妙用之門。似無波有水。且未有無波之水。曾無不濕之波。以波徹水源。水窮波末。如性窮相表。相達性原。須知體用相成。性相互顯。今則細明總別。廣辯異同。研一法之根元。搜諸緣之本末。則可稱宗鏡。以鑒幽微。無一法以逃形。則千差而普會。遂則編羅廣義。撮略要文。鋪舒於百卷之中。卷攝在一心之內。能使難思教海。指掌而念念圓明。無盡真宗。目覩而心心契合。若神珠在手。永息馳求。猶覺樹垂陰。全消影跡。獲真寶於春池之內。拾礫渾非。得本頭於古鏡之前。狂心頓歇。可以深挑見刺。永截疑根。不運一毫之功。全開寶藏。匪用剎那之力。頓獲玄珠。名為一乘大寂滅場。真阿蘭若正修行處。此是如來自到境界。諸佛本住法門。是以普勸賢。細垂玄覽。遂得智窮性海。學洞真源。此識此心。唯尊唯勝。此識者。十方諸佛之所證。此心者。一代時教之所詮。唯尊者。教理行果之所歸。唯勝者。信解證入之所趣。諸賢依之而解釋。論起千章。眾聖體之以弘宣。談成四辯。所以掇奇提異。研精洞微。獨舉宏綱。大張正網。撈摝五乘機地。昇騰第一義天。廣證此宗。利益無盡。遂得正法久住。摧外道之邪林。能令廣濟含生。塞小乘之亂轍。則無邪不正。有偽皆空。由自利故。發智德之原。由利他故。立恩德之事。成智德故。則慈起無緣之化。成恩德故。則悲含同體之心。以同體故。則心起無心。以無緣故。則化成大化。心起無心故。則何樂而不與。化成大化故。則何苦而不收。何樂而不與。則利鈍齊觀。何苦而不收。則怨親普救。遂使三草二木。咸歸一地之榮。邪種焦芽。同霑一雨之潤。斯乃盡善盡美。無比無儔。可謂括盡因門。搜窮果海。故得創發菩提之士。初求般若之人。了知成佛之端由。頓圓無滯。明識歸家之道路。直進何疑。或離此別修。隨他妄解。如搆角取乳。緣木求魚。徒歷三祇。終無一得。若依此旨。信受弘持。如快舸隨流。無諸阻滯。又遇便風之勢。更加櫓棹之功。則疾屆寶城。忽登覺岸。可謂資糧易辦。道果先成。被迦葉上行之衣。坐釋迦法空之座。登彌勒毘盧之閣。入普賢法界之身。能令客作賤人。全領長者之家業。忽使沈空小果。頓受如來之記名。未有一門匪通斯道。必無一法不契此宗。過去覺王。因茲成佛。未來大士。仗此證真。則何一法門而不開。何一義理而不現。無一色非三摩鉢地。無一聲非陀羅尼門。甞一味而盡變醍醐。聞一香而皆入法界。風柯月渚。並可傳心。烟島雲林。咸提妙旨。步步蹈金色之界。念念嗅薝蔔之香。掬滄海而已得百川。到須彌而皆同一色。煥兮開觀象之目。盡復自宗。寂爾導求珠之心。俱還本法。遂使邪山落仞。苦海收波。智檝以之安流。妙峯以之高出。今詳祖佛大意。經論正宗。削去繁文。唯搜要旨。假申問答。廣引證明。舉一心為宗。照萬法如鏡。編聯古製之深義。撮略寶藏之圓詮。同此顯揚。稱之曰錄。分為百卷。大約三章。先立正宗。以為歸趣。次申問答。用去疑情。後引真詮。成其圓信。以茲妙善。普施含靈。同報
诸佛真语,以心为宗。众生信道,以宗为鉴。众生界即诸佛界。因迷而为众生,诸佛心是众生心。因悟而成诸佛。心如明鉴,万象历然。佛与众生,其犹影像。涅槃生死,俱是强名。鉴体寂而常照,鉴光照而常寂。心佛众生,三无差别。国初吴越永明智觉寿禅师,证最上乘,了第一义,洞究教典,深达禅宗,禀奉律仪,广行利益。因读楞伽经云,佛语心为宗,乃制宗鉴录。于无疑中起疑,非问处设问,为不请友,真大导师,掷龙宫之宝,均施群生,彻祖门之关,普容来者。举目而视,有欲皆充。信手而拈,有疾皆愈。荡涤邪见,指归妙源。所谓举一心为宗,照万法为鉴矣。若人以佛为鉴,则知戒定慧为诸善之宗。人天声闻缘觉菩萨如来,由此而出。一切善类莫不信受。若以众生为鉴,则知贪瞋痴为诸恶之宗。修罗旁生地狱鬼趣,由此而出,一切恶类莫不畏惮。善恶虽异,其宗则同。返鉴其心,则知灵明湛寂,广大融通,无为无住,无修无证,无尘可染,无垢可磨,为一切诸法之宗矣。初吴越忠懿王,序之,秘于教藏,至元丰中。
佛恩共傳斯旨耳。
佛法恩德,大家一起传授这个旨意罢了。
宗鏡錄卷第一
宗镜录卷第一
標宗章第一
标宗章第一
詳夫。祖標禪理。傳默契之正宗。佛演教門。立詮下之大旨。則前賢所稟。後學有歸。是以先列標宗章。為有疑故問。以決疑故答。因問而疑情得啟。因答而妙解潛生。謂此圓宗難信難解。是第一之說。備最上之機。若不假立言詮。無以蕩其情執。因指得月。不無方便之門。獲兔忘罤。自合天真之道。次立問答章。但以時當末代。罕遇大機。觀淺心浮根微智劣。雖知宗旨的有所歸。問答決疑漸消惑障。欲堅信力。須假證明。廣引祖佛之誠言。密契圓常之大道。遍採經論之要旨。圓成決定之真心。後陳引證章。以此三章。通為一觀。搜羅該括。備盡於茲矣。
仔细想想,祖师们标榜禅理,传授的是默契的正宗;佛陀演说教门,建立的是阐释教义的大旨。这样,前贤所秉承的,后学就有归宿了。所以,先列出标宗章,因为有疑问才提问,为了解决疑问才回答。因为提问,所以疑情得以启发;因为回答,所以妙解潜生。说这个圆宗难以相信,难以理解,这就是第一点说法,包含着最上乘的机缘。如果不借助立言阐释,就无法荡涤人们的情执。因为指点才能得月,不无方便之门,得到兔子就忘了陷阱,这才是合乎天真的道理。其次,设立问答章,因为现在是末法时代,难得遇到大机缘,人们的见识浅薄,心浮气躁,根基微弱,智慧低下,虽然知道宗旨的归宿,但问答决疑才能逐渐消除惑障。想要坚定信念,就必须借助证明,广泛引用祖师佛陀的诚言,密契圆常的大道,遍采经论的要旨,圆满成就决定性的真心。最后陈述引证章。用这三章,贯通为一个观点,搜罗该括,尽善尽美,都包含在里面了。
問。先德云。若教我立宗定旨。如龜上覓毛。兔邊求角。楞伽經偈云。一切法不生。不應立是宗。何故標此章名。
问:先德说,如果教我建立宗旨,就像在乌龟背上寻找毛发,在兔子旁边寻找角一样。楞伽经偈云:一切法不生,不应该建立这个宗旨。为什么还要标榜此章名为“标宗章”?
答。斯言遣滯。若無宗之宗。則宗說兼暢。古佛皆垂方便門。禪宗亦開一線道。切不可執方便而迷大旨。又不可廢方便而絕後陳。然機前無教。教後無實。設有一解一悟。皆是落後之事。屬第二頭。所以大智度論云。以佛眼觀一切十方國土中一切物。尚不見無。何況有法。畢竟空法。能破顛倒。令菩薩成佛。是事尚不可得。何況凡夫顛倒有法。今依祖佛言教之中。約今學人。隨見心性發明之處。立心為宗。是故西天釋迦文佛云。佛語心為宗。無門為法門。此土初祖達磨大師云。以心傳心。不立文字。則佛佛手授。授斯旨。祖祖相傳。傳此心。已上約祖佛所立宗旨。又諸賢聖所立宗體者。杜順和尚依華嚴經。立自性清淨圓明體。此即是如來藏中法性之體。從本已來。性自滿足。處染不垢。修治不淨。故云自性清淨。性體遍照。無幽不矚。故曰圓明。又隨流加染而不垢。返流除染而不淨。亦可在聖體而不增。處凡身而不減。雖有隱顯之殊。而無差別之異。煩惱覆之則隱。智慧了之則顯。非生因之所生。唯了因之所了。斯即一切眾生自心之體。靈知不昧。寂照無遺。非但華嚴之宗。亦是一切教體。佛地論。立一清淨法界體。論云。清淨法界者。一切如來真實自體。無始時來。自性清淨。具足種種過十方界極微塵數性相功德。無生無滅。猶如虛空。遍一切有情。平等共有。與一切法。不一不異。非有非無。離一切相。一切分別。一切名言。皆不能得。唯是清淨聖智所證。二空無我所顯。真如為其自性。諸聖分證。諸佛圓證。此清淨法界。即真如妙心。為諸佛果海之源。作群生實際之地。此皆是立宗之異名。非別有體。或言宗者。尊也。以心為宗。故云。天上天下。唯我獨尊。或言體者。性也。以心為體。故云。知一切法。即心自性。或言智者。以心為智。即是本性寂照之用。所以云。自覺聖智。普光明智等。若約義用而分。則體宗用別。若會歸平等。則一道無差。所以華嚴記問云。等妙二位。全同如來普光明智者。結成入普。所以。此會說等妙二覺。二覺全同普光明智。即是會歸之義。
答:这句话是为了遣除执着。如果没有“宗”的“宗”,那么宗说就可以兼顾畅通。古佛都垂下方便之门,禅宗也开辟了一条一线道。切不可执着方便而迷失了大旨,也不可废弃方便而断绝后人阐述。然而,机缘面前没有教法,教法之后没有真实。即使有一点领悟,一点开悟,都是落后的事情,属于第二等。所以大智度论说,用佛眼观察一切十方国土中的一切事物,尚且不见“无”,何况有法?毕竟空法才能破除颠倒,令菩萨成佛,这件事尚且不可得,何况凡夫颠倒还有法?现在依循祖师佛陀的言教,针对现在的学人,根据他们见心性发明的程度,立心为宗。所以西天释迦文佛说,佛语心为宗,无门为法门。此土初祖达摩大师说,以心传心,不立文字,那么佛佛手授,授予这个旨意,祖祖相传,传授这个心。以上是根据祖师佛陀所立的宗旨。又诸贤圣所立的宗体,杜顺和尚依华严经,立自性清净圆明体。这就是如来藏中法性之体。从本已来,性自满足,处染不垢,修治不净,所以说自性清净。性体遍照,无幽不瞩,所以说圆明。又随流加染而不垢,返流除染而不净,也可以在圣体而不增,处凡身而不减。虽然有隐显之殊,但无差别之异。烦恼覆盖它就隐没,智慧了知它就显现。不是生因之所生,唯了因之所了。这就是一切众生自心之体,灵知不昧,寂照无遗。不只是华严的宗旨,也是一切教体的宗旨。佛地论,立一清净法界体。论云:清净法界者,一切如来真实自体,无始时来,自性清净,具足种种过十方界极微尘数性相功德,无生无灭,犹如虚空,遍一切有情,平等共有,与一切法,不一不异,非有非无,离一切相,一切分别,一切名言,皆不能得。唯是清净圣智所证,二空无我所显,真如为其自性,诸圣分证,诸佛圆证。此清净法界,即真如妙心,为诸佛果海之源,作群生实际之地。这些都是立宗的不同名称,并非别有实体。有人说宗,就是尊贵。以心为宗,所以说,天上天下,唯我独尊。有人说体,就是性。以心为体,所以说,知一切法,即心自性。有人说智,就是以心为智,就是本性寂照的运用。所以说,自觉圣智,普光明智等等。如果按照意义和运用进行区分,那么体、宗、用就有所区别;如果归于平等,那么就只有一条道路,没有差别。所以华严记问说,等妙二位,全同如来普光明智者,結成入普。所以,这个会说等妙二觉,二觉全同普光明智,这就是归于平等的意义。
問。等覺同妙覺。於理可然。妙覺之外。何有如來普光明智。為所同耶。
问:等觉同妙觉,在道理上是合理的。妙觉之外,还有如来普光明智,是与什么相同呢?
答。說等覺。說妙覺。即是約位。普光明智。不屬因果。該通因果。其由自覺聖智超絕因果。故楞伽經。妙覺位外。更立自覺聖智之位。亦猶佛性有因。有果。有因因。有果果。以因取之。是因佛性。以果取之。是果佛性。然則佛性非因非果。普光明智。亦復如是。體絕因果。為因果依。果方究竟。故云。如來。普光明智。或稱為本者。以心為本。故涅槃疏云。涅槃宗本者。諸行皆以大涅槃心為本。本立道生。如無綱目不立。無皮毛靡附。心為本故。其宗得立。
答:说等觉,说妙觉,就是指位次。普光明智,不属于因果,包含通达因果。这是因为自觉圣智超越因果。所以楞伽经,在妙觉位之外,又立自觉圣智之位。就像佛性有因,有果,有因因,有果果。以因取之,是因佛性;以果取之,是果佛性。那么佛性非因非果,普光明智也是如此。体性超越因果,是因果的依托,果位才能究竟。所以说,如来,普光明智,或者称为本,以心为本。所以涅槃疏说,涅槃宗的本,就是一切行为都以大涅槃心为本。本立道生,就像没有纲目就无法建立,没有皮毛就无法附着。心为本,所以这个宗旨才能建立。
問。若欲明宗。只合純提祖意。何用兼引諸佛菩薩言教。以為指南。故宗門中云。借蝦為眼。無自己分。只成文字聖人。不入祖位。
问:如果想要明白宗旨,就应该纯粹地领会祖师的意旨,为什么还要兼顾引用佛菩萨的言教,作为指引呢?所以宗门中说:借虾为眼,没有自己的份,只会成为文字圣人,不能进入祖师的地位。
答。從上非是一向不許看教。恐慮不詳佛語。隨文生解。失於佛意。以負初心。或若因詮得旨。不作心境對治。直了佛心。又有何過。只如藥山和尚。一生看大涅槃經。手不釋卷。時有學人問。和尚尋常不許學人看經。和尚為什麼自看。師云。只為遮眼。問。學人還看得不。師云。汝若看。牛皮也須穿。且如西天第一祖師。是本師釋迦牟尼佛。首傳摩訶迦葉為初祖。次第相傳。迄至此土六祖。皆是佛弟子。今引本師之語。訓示弟子。令因言薦道。見法知宗。不外馳求。親明佛意。得旨即入祖位。誰論頓漸之門。見性現證圓通。豈標前後之位。若如是者。何有相違。且如西天上代二十八祖。此土六祖。乃至洪州馬祖大師。及南陽忠國師。鵝湖大義禪師。思空山本淨禪師等。並博通經論。圓悟自心。所有示徒。皆引誠證。終不出自胸臆。妄有指陳。是以綿歷歲華。真風不墜。以聖言為定量。邪偽難移。用至教為指南。依憑有據。故圭峯和尚云。謂諸宗始祖。即是釋迦。經是佛語。禪是佛意。諸佛心口。必不相違。諸祖相承。根本。是佛親付。菩薩造論。始末。唯弘佛經。況迦葉乃至毱多弘傳皆兼三藏。及馬鳴龍樹。悉是祖師。造論釋經。數十萬偈。觀風化物。無定事儀。所以凡稱知識。法爾須明佛語。印可自心。若不與了義一乘圓教相應。設證聖果。亦非究竟。今且錄一二以證斯文。洪州馬祖大師云。達磨大師從南天竺國來。唯傳大乘一心之法。以楞伽經印眾生心。恐不信此一心之法。楞伽經云。佛語心為宗。無門為法門。何故佛語心為宗。佛語心者。即心即佛。今語即是心語。故云。佛語心為宗。無門為法門者。達本性空。更無一法。性自是門。性無有相。亦無有門。故云。無門為法門。亦名空門。亦名色門。何以故。空是法性空。色是法性色。無形相故。謂之空。知見無盡故。謂之色。故云。如來色無盡。智慧亦復然。隨生諸法處。復有無量三昧門。遠離內外知見情執。亦名總持門。亦名施門。謂不念內外善惡諸法。乃至皆是諸波羅蜜門。色身佛。是實相佛家用。經云。三十二相。八十種好。皆從心想生。亦名法性家焰。亦法性功勳。菩薩行般若時。火燒三界內外諸物盡。於中不損一草葉。為諸法如相故。故經云。不壞於身而隨一相。今知自性是佛。於一切時中行住坐臥。更無一法可得。乃至真如不屬一切名。亦無無名。故經云。智不得有無。內外無求。任其本性。亦無任性之心。經云。種種意生身。我說為心量。即無心之心。無量之量。無名為真名。無求是真求。經云。夫求法者。應無所求。心外無別佛。佛外無別心。不取善。不作惡。淨穢兩邊俱不依。法。無自性。三界唯心。經云。森羅及萬像。一法之所印。凡所見色。皆是見心。心不自心。因色故心。色不自色。因心故色。故經云。見色即是見心。南陽忠國師云。禪宗法者。應依佛語一乘了義。契取本原心地。轉相傳授。與佛道同。不得依於妄情。及不了義教。橫作見解。疑誤後學。俱無利益。縱依師匠領受宗旨。若與了義教相應。即可依行。若不了義教。互不相許。譬如師子身中蟲。自食師子身中肉。非天魔外道。而能破滅佛法矣。時有禪客問曰。阿那箇是佛心。師曰。牆壁瓦礫無情之物。並是佛心。禪客曰。與經大相違也。經云。離牆壁瓦礫無情之物。名為佛性。今云。一切無情之物皆是佛心。未審心之與性。為別不別。師曰。迷人即別。悟人不別。禪客曰。與經又相違也。經云。善男子。心非佛性。佛性是常。心是無常。今云不別。未審此意如何。師曰。汝自依語不依義。譬如寒月結水為氷。及至暖時釋氷成水。眾生迷時結性成心。悟時釋心成性。汝定執無情之物非心者。經不應言三界唯心。故華嚴經云。應觀法界性。一切唯心造。今且問汝。無情之物。為在三界內。為在三界外。為復是心不是心。若非心者。經不應言三界唯心。若是心者。又不應言無性。汝自違經。我不違也。鵝湖大義禪師。因詔入內。遂問京城諸大師。大德。汝等以何為道。或有對云。知見為道。師云。維摩經云。法離見聞覺知。云何以知見為道。又有對云。無分別為道。師云。經云。善能分別諸法相。於第一義而不動。云何以無分別為道。又皇帝問。如何是佛性。答不離陛下所問。是以或直指明心。或破執入道。以無方之辯。祛必定之執。運無得之智。屈有量之心。思空山本淨禪師。語京城諸大德云。汝莫執心。此心皆因前塵而有。如鏡中像。無體可得。若執實有者。則失本原。常無自性。圓覺經云。妄認四大為自身相。六塵緣影為自心相。楞伽經云。不了心及緣。則生二妄想。了心及境界。妄想則不生。維摩經云。法非見聞覺知。且引三經。證斯真實。五祖下莊嚴大師。一生示徒。唯舉維摩經寶積長者讚佛頌末四句云。不著世間如蓮華。常善入於空寂行。達諸法相無罣礙。稽首如空無所依。學人問云。此是佛語。欲得和尚自語。師云。佛語即我語。我語即佛語。是故初祖西來。創行禪道。欲傳心印。須假佛經。以楞伽為證明。知教門之所自。遂得外人息謗。內學稟承。祖胤大興玄風廣被。是以初心始學之者。未自省發已前。若非聖教正宗。憑何修行進道。設不自生妄見。亦乃盡值邪師。故云。我眼本正。因師故邪。西天九十六種執見之徒。皆是斯類。故知木匪繩而靡直。理非教而不圓。如上略引二三。皆是大善知識。物外宗師。禪苑麟龍。祖門龜鏡。示一教而風行電卷。垂一語而山崩海枯。帝王親師。朝野歸命。叢林取則。後學稟承。終不率自胸襟。違於佛語。凡有釋疑去偽。顯性明宗。無不一一廣引經文。備彰佛意。所以永傳後嗣。不墜家風。若不然者。又焉得至今紹繼昌盛。法力如是。證驗非虛。又若欲研究佛乘。披尋寶藏。一一須消歸自己。言言使冥合真心。但莫執義上之文。隨語生見。直須探詮下之旨。契會本宗。則無師之智現前。天真之道不昧。如華嚴經云。知一切法。即心自性。成就慧身。不由他悟。故知教有助道之力。初心安可暫忘。細詳法利無邊。是乃搜揚纂集。且凡論宗旨。唯逗頓機。如日出照高山駃馬見鞭影。所以丹霞和尚云。相逢不擎出。舉意便知有。如今宗鏡。尚不待舉意。便自知有。故首楞嚴經云。圓明了知。不因心念。揚眉動目。早是周遮。如先德頌云。便是猶倍句。動目即差違。若問曹谿旨。不更待揚眉。今為樂佛乘人。實未薦者。假以宗鏡。助顯真心。雖挂文言。妙旨斯在。俯收中下。盡被群機。但任當人。各資己利。百川雖潤。何妨大海廣含。五嶽自高。不礙太陽普照。根機莫等。樂欲匪同。於四門入處雖殊。在一真見時無別。如獲鳥者羅之一目。不可以一目為羅。理國者功在一人。不可以一人為國。如內德論云。夫一水無以和羹。一木無以構室。一衣不稱眾體。一藥不療殊疾。一彩無以為文繡。一聲無以諧琴瑟。一言無以勸眾善。一戒無以防多失。何得怪漸頓之異。令法門之專一。故云。如為一人。眾多亦然。如為眾多。一人亦然。豈同劣解凡情。而生局見。我此無礙廣大法門。如虛空非相。不拒諸相發揮。似法性無身。匪礙諸身頓現。須以六相義該攝。斷常之見方消。用十玄門融通。去取之情始絕。又若實得一聞千悟。獲大總持。即胡假言詮。無勞解釋。船筏為渡迷津之者。導師因引失路之人。凡關一切言詮。於圓宗所示。皆為未了。文字性離。即是解脫。迷一切諸法真實之性。向心外取法。而起文字見者。今還將文字對治。示其真實。若悟諸法本源。即不見有文字。及絲毫發現。方知一切諸法。即心自性。則境智融通。色空俱泯。當此親證圓明之際。入斯一法平等之時。又有何法是教而可離。何法是祖而可重。何法是頓而可取。何法是漸而可非。則知皆是識心。橫生分別。所以祖佛善巧。密布權門。廣備教乘。方便逗會。纔得見性。當下無心。乃藥病俱消。教觀咸息。如楞伽經偈云。諸天及梵乘。聲聞緣覺乘。諸佛如來乘。我說此諸乘。乃至有心轉。諸乘非究竟。若彼心滅盡無乘及乘者。無有乘建立。我說為一乘。引導眾生故。分別說諸乘。故先德云。一瞖在目。千華亂空。一妄在心。恒沙生滅。瞖除華盡。妄滅證真。病差藥除。氷融水在。神丹九轉。點鐵成金。至理一言轉凡成聖。狂心不歇。歇即菩提。鏡淨心明。本來是佛。
答:从前并不是一直不允许看经教,只是担心你们不了解佛语,就跟着文字意思理解,就会偏离佛意,辜负了初心。或者说,如果因为解释而得到佛意,不执着于心境对治,直接明了佛心,又有什么过错呢?就像药山和尚,一辈子都在看《大涅槃经》,手不释卷。当时有学人问:和尚平常不允许学人看经,为什么自己却在看呢?和尚说:只是为了遮眼。问:学人还能看吗?和尚说:如果你要看,牛皮也要穿透。再说,西天第一位祖师,是我们的老师释迦牟尼佛。他首先传法给摩诃迦叶,作为初祖,然后一代代相传,一直传到我们这个地方的六祖,都是佛的弟子。现在引用老师的话,教导弟子,让他们通过言教来荐道,见到法就能明白宗旨,不向外驰求,亲明佛意,得到佛意就能进入祖师的地位。谁来讨论顿渐之门呢?见性现证圆通,哪里还用标榜先后之位呢?如果是这样的话,又有什么矛盾呢?比如,西天上一代二十八祖,我们这个地方的六祖,乃至洪州马祖大师,还有南阳忠国师、鹅湖大义禅师、思空山本净禅师等等,他们都博通经论,圆悟自心,所有对弟子的教导,都是用自己的真证来引导,最终都来自自己的胸臆,没有妄加指陈。所以,他们绵延岁月,真风不坠,以圣言为定量,邪伪难以改变。用至教作为指引,依凭有据。所以圭峰和尚说:谓诸宗始祖,即是释迦。经是佛语,禅是佛意。诸佛心口,必然不相违。诸祖相承,根本,是佛亲传。菩萨造论,始末,唯弘佛经。何况迦叶乃至毱多弘传都兼顾三藏,还有马鸣龙树,都是祖师,造论释经,数几十万偈。观风化物,没有固定的仪式。所以,凡是称得上知识的人,理所当然要明白佛语,印证自己的心。如果不与了义一乘圆教相符,即使证得圣果,也不是究竟。现在就录几段文字,来证明这一点。洪州马祖大师说:达磨大师从南天竺国来,只传大乘一心之法,用《楞伽经》印证众生的心。恐怕他们不相信一心之法,所以《楞伽经》说:佛语心为宗,无门为法门。为什么说佛语心为宗呢?佛语心,就是心即佛。现在说的就是心语,所以说:佛语心为宗。无门为法门,就是达到本性空,再没有一法,性本身就是门。性没有相,也没有门,所以说:无门为法门。也叫空门,也叫色门。为什么呢?空就是法性空,色就是法性色。没有形相,所以叫空。知见无穷,所以叫色。所以说:如来色无穷,智慧也一样。随着生起的诸法,还有无量三昧门。远离内外知见情执,也叫总持门,也叫施门,就是不念内外善恶诸法,乃至都是诸波罗蜜门。色身佛,是实相佛的用处。经说:三十二相,八十种好,都是从心想生。也叫法性家焰,也是法性功勋。菩萨行般若时,火烧三界内外诸物尽,其中不损一草叶。因为诸法如相,所以经说:不坏于身而随一相。现在知道自性是佛,在一切时中行住坐卧,再没有一法可得。乃至真如不属于一切名,也没有无名。所以经说:智不得有無,内外无求,任其本性,也没有任性之心。经说:种种意生身,我说为心量,就是无心之心,无量之量。无名为真名,无求是真求。经说:夫求法者,应无所求。心外无别佛,佛外无别心。不取善,不作恶,净秽两边都不依。法,无自性,三界唯心。经说:森罗及万像,一法之所印。凡所见色,都是见心。心不自心,因色故心。色不自色,因心故色。所以经说:见色即是见心。南阳忠国师说:禅宗法,应该依佛语一乘了义,契取本原心地,一代代相传,与佛道相同。不能依附于妄情,以及不了义教,横作见解,误导后学,毫无益处。即使依师匠领受宗旨,如果与了义教相符,就可以依教而行。如果不了义教,互相不许,就好像狮子身上长了虫,自己吃狮子身上的肉,不是天魔外道,却能破灭佛法了。当时有禅客问:哪个是佛心?师父说:墙壁瓦砾无情之物,都是佛心。禅客说:这与经文大相违背了。经说:离开墙壁瓦砾无情之物,叫做佛性。现在说:一切无情之物都是佛心。不知道心和性,是分别还是不分别?师父说:迷人就分别,悟人就不分别。禅客说:这又与经文相违背了。经说:善男子,心非佛性,佛性是常,心是无常。现在说是不分别,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?师父说:你只依附文字,不依义理。就像寒月结水成冰,等到暖和的时候,冰就化成水。众生迷的时候,结性成心,悟的时候,释心成性。你执着于无情之物不是心,经文不应该说三界唯心。所以《华严经》说:应观法界性,一切唯心造。现在问你:无情之物,是在三界之内,还是在三界之外?还是既是心又不是心?如果不是心,经文不应该说三界唯心。如果是心,又不能说无性。你自己违背经文,我不违背。鹅湖大义禅师,因为诏令进入宫廷,就问京城里的诸位大师:大德,你们以什么为道?有人回答说:知见为道。师父说:《维摩经》说:法离见闻觉知,怎么能够以知见为道呢?又有人回答说:无分别为道。师父说:经说:善能分别诸法相,于第一义而不动,怎么能够以无分别为道呢?又皇帝问:什么是佛性?回答说:不离开陛下所问。所以,有时直接指明心,有时破除执着而入道。用无方之辩,祛除必定之执。运用无得之智,屈服有量之心。思空山本净禅师,对京城里的诸位大德说:你们不要执着于心,这心都是因为前尘而有,就像镜中的像,没有实体可得。如果执着于真实存在,就会失去本原,常无自性。《圆觉经》说:妄认四大为自身相,六尘缘影为自心相。《楞伽经》说:不了心及缘,则生二妄想。了心及境界,妄想则不生。《维摩经》说:法非见闻觉知。且引用三经,证明这一点。五祖下莊严大师,一生示徒,只举《维摩经》宝积长者赞佛颂末四句:不著世间如莲华,常善入於空寂行,达诸法相无罣礙,稽首如空无所依。学人问:这是佛语,想要得到和尚自己的话。师父说:佛语就是我的话,我的话就是佛语。所以初祖西来,创行禅道,想要传心印,需要借用佛经,以《楞伽经》为证明,知道教门之所自,于是得到外人的息谤,内学的秉承,祖胤大兴玄风广被。所以,初心始学的人,还没有自己省察和发觉之前,如果不是圣教正宗,凭什么修行进道呢?即使自己不生妄见,也会遇到邪师。所以说:我眼本正,因师故邪。西天九十六种执见之徒,都是这类人。所以知道木头没有绳子就不能直,道理没有教导就不能圆满。如上略引二三,都是大善知识,物外宗师,禅苑麟龙,祖门龟镜。示一教而风行电卷,垂一语而山崩海枯。帝王亲师,朝野归命,丛林取则,后学秉承,最终不率性而为,违背佛语。凡是释疑去伪,显性明宗,没有不一一广引经文,备彰佛意。所以永传后嗣,不坠家风。如果不是这样,又怎么能够至今绍继昌盛呢?法力如此,证验非虚。又如果想要研究佛乘,披寻宝藏,一一都要归于自己,言言使冥合真心。不要执着于义理上的文字,跟着文字意思理解,一定要探究深层的意义,契合本宗,那么无师之智就会出现,天真之道就不会迷失。就像《华严经》说:知一切法,即心自性,成就慧身,不由他悟。所以知道教有助道之力,初心不可暂时忘记,细详法利无边。这是搜扬纂集。再说,凡是论宗旨,只逗顿机,就像日出照高山,駃马见鞭影。所以丹霞和尚说:相逢不擎出,举意便知有。如今宗镜,尚不待举意,便自知有。所以《首楞严经》说:圆明了知,不因心念,扬眉动目,早是周遮。就像先德颂说:便是犹倍句,动目即差违。如果问曹谿旨,不更待扬眉。现在为了乐佛乘人,实际上还没有荐道的人,假以宗镜,帮助显现真心。虽然挂着文言,妙旨却在其中。俯收中下,尽被群机。只要任凭当人,各自利用,百川虽润,何妨大海广含。五岳自高,不碍太阳普照。根机莫等,乐欲匪同。于四门入处虽然不同,在一真见时无别。就像捕鸟的人用网,看到网的一目,不能以一目为网。治理国家的人功劳在于一人,不能以一人为国家。就像《内德论》说:夫一水無以和羹,一木無以構室,一衣不稱眾體,一藥不療殊疾,一彩無以為文繡,一聲無以諧琴瑟,一言無以勸眾善,一戒無以防多失,何得怪漸頓之異,令法门之专一。所以说:如为一人,眾多亦然。如为眾多,一人亦然。岂同劣解凡情,而生局见。我此无碍广大的法门,如虚空非相,不拒诸相发挥。似法性无身,不碍诸身顿现。需要用六相义来摄受,断常之见才能消除。用十玄门融通,去取之情才能断绝。又如果真正得到一闻千悟,获得大总持,就不要假借言诠,不用解释。船筏是为了渡过迷津的人,导师是为了引领迷路的人。凡是关乎一切言诠,在圆宗所示,都是未了。文字性离,就是解脱。迷一切诸法真实之性,向心外取法,而起文字见的人,现在还用文字来对治,显示其真实。如果悟到诸法本源,就不见有文字,以及丝毫不显露。方知一切诸法,即心自性,则境智融通,色空俱泯。当此亲证圆明之际,进入斯一法平等之时,又有何法是教而可离呢?何法是祖而可重呢?何法是顿而可取呢?何法是渐而可非呢?则知皆是识心,横生分别。所以祖佛善巧,密布权门,广备教乘,方便逗会。才得见性,当下无心,乃药病俱消,教观咸息。就像《楞伽经》偈说:诸天及梵乘,声闻缘觉乘,诸佛如来乘,我說此诸乘,乃至有心轉,诸乘非究竟。若彼心灭尽无乘及乘者,无有乘建立。我說為一乘,引導眾生故,分別說诸乘。所以先德说:一瞖在目,千華亂空,一妄在心,恒沙生滅。瞖除華盡,妄滅證真。病差藥除,冰融水在。神丹九轉,点铁成金。至理一言转凡成聖。狂心不歇,歇即菩提。镜淨心明,本来是佛。
問。如上所標。已知大意。何用向下更廣開釋。
问:就像上面所标明的,已经知道大意了,为什么还要往下更广泛地解释呢?
答。上根利智。宿習生知。纔看題目宗之一字。已全入佛智海中。永斷纖疑。頓明大旨。則一言無不略盡。攝之無有遺餘。若直覽至一百卷終。乃至恒沙義趣。龍宮寶藏。鷲嶺金文。則殊說更無異途。舒之遍周法界。以前略後廣。唯是一心。本卷末舒。皆同一際。終無異旨有隔前宗。都謂迷情妄興取捨。唯見紙墨文字。嫌卷軸多。但執寂默無言。欣為省要。皆是迷心徇境。背覺合塵。不窮動靜之本原。靡達一多之起處。偏生局見。唯懼多聞。如小乘之怖法空。似波旬之難眾善。以不達諸法真實性故。隨諸相轉。墮落有無。如大涅槃經云。若人聞說大涅槃一字一句。不作字相。不作句相。不作聞相。不作佛相。不作說相。如是義者。名無相相。釋曰。若云即文字無相。是常見。若云離文字無相。是斷見。又若執有相相。亦是常見。若執無相相。亦是斷見。但亡即離斷常。四句百非。一切諸見。其旨自現。當親現入宗鏡之時。何文言識智之能詮述乎。所以先德云。若覓經。了性真如無可聽。若覓法鷄足山間問迦葉。大士持衣在此山。無情不用求專甲。斯則豈可運見聞覺知之心。作文字句義之解。若明宗達性之者。雖廣披尋。尚不見一字之相。終不作言詮之解。以迷心作物者。生斯紙墨之見耳。故信心銘云。六塵不惡。還同正覺。智者無為。愚人自縛。如斯達者。則六塵皆是真宗。萬法無非妙理。何局於管見。而迷於大旨耶。豈知諸佛廣大境界。菩薩作用之門。所以大海龍王。置十千之問。釋迦文佛。開八萬勞生之門。普慧菩薩。申二百之疑。普賢大士答二千樂說之辯。如華嚴經普眼法門。假使有人以大海量墨。須彌聚筆。寫於此普眼法門。一品中一門。一門中一法。一法中一義。一義中一句。不得少分。何況能盡。又如大涅槃經中。佛言。我所覺了一切諸法。如因大地生草木等。為諸眾生所宣說者。如手中葉。只如已所說法。教溢龍宮。龍樹菩薩。暫看有一百洛叉。出在人間。於西天尚百分未及一。翻來東土。故不足言。豈況未所說法耶。斯乃無盡妙旨。非淺智所知。性起法門。何劣解能覽。燕雀焉測鴻鵠之志。井蛙寧識滄海之淵。如師子大哮吼。狸不能為。如香象所負擔。驢不能勝。如毘沙門寶。貧不能等。如金翅鳥飛。烏不能及。唯依情而起見。但逐物而意移。或說有而不涉空。或言空而不該有。或談略為多外之一。或立廣為一外之多。或離默而執言。或離言而求默。或據事外之理。或著理外之事。殊不能悟此自在圓宗。演廣非多。此是一中之多。標略非一。此是多中之一。談空不斷。斯乃即有之空。論有不常。斯乃即空之有。或有說亦得。此即默中說。或無說亦得。此即說中默。或理事相即亦得。此理是成事之理。此事是顯理之事。或理理相即亦得。以一如無二如。真性常融會。或事事相即亦得。此全理之事。一一無礙。或理事不即亦得。以全事之理非事。所依非能依。不隱真諦故。以全理之事非理。能依非所依。不壞俗諦故。斯則存泯一際。隱顯同時。如闡普眼之法門。皆是理中之義。似舒大千之經卷。非標心外之文。故經云。一法能生無量義。非聲聞緣覺之所知。不同但空孤調之詮。偏枯決定之見。今此無盡妙旨。標一法而眷屬隨生。圓滿性宗。舉一門。而諸門普會。非純非雜。不一不多。如五味和其羹。雜綵成其繡。眾寶成其藏。百藥成其丸。邊表融通。義味周足。搜微抉妙。盡宗鏡中。依正混融。因果無礙。人法無二初後同時。凡舉一門。皆能圓攝無盡法界。非內非外。不一不多。舒之則涉入重重。卷之則真門寂寂。如華嚴經中。師子座中。莊嚴具內。各出一佛世界塵數菩薩身雲。此是依正人法無礙。又如佛眉間出勝音等佛世界塵數菩薩。此是因果初後無礙。乃至剎土微塵。各各具無邊智德。毛孔身分。一一攝廣大法門。何故如是奇異難思。乃一心融即故爾。以要言之。但一切無邊差別佛事。皆不離無相真心而有。如華嚴經頌云。佛住甚深真法性。寂滅無相同虛空。而於第一實義中。示現種種所行事。所作利益眾生事。皆依法性而得有。相與無相無差別。入於究竟皆無相。又攝大乘論頌云。即諸三摩地。大師說為心。由心彩畫故。如所作事業。故知。凡聖所作。真俗緣生。此一念之心。剎那起時。即具三性三無性六義。謂一念之心。是緣起法。是依他起。情計有實。即是遍計所執。體。本空寂。即是圓成。即依三性說三無性。故六義具矣。若一念心起。具斯六義。即具一切法矣。以一切真俗萬法。不出三性三無性故。法性論云。凡在起滅。皆非性也。起無起性故。雖起而不常。滅無滅性。雖滅而不斷。如其有性。則陷於四見之網。又云。尋相以推性。見諸法之無性。尋性以求相。見諸法之無相。是以性相互推。悉皆無性。是以若執有性。墮四見之邪林。若了性空。歸一心之正道。故華嚴經云。自深入無自性真實法。亦令他入無自性真實法。心得安隱。以茲妙達。方入此宗。則物物冥真。言言契旨。若未親省。不發圓機。言之則乖宗。默之又致失。豈可以四句而取六情所知歟。但祖教並施。定慧雙照。自利利他。則無過矣。設有堅執己解。不信。佛言起自障心。絕他學路。今有十問以定紀綱。還得了了見性。如晝觀色。似文殊等不。還逢緣對境。見色聞聲。舉足下足。開眼合眼。悉得明宗。與道相應不。還覽一代時教。及從上祖師言句。聞深不怖。皆得諦了無疑不。還因差別問難。種種徵詰。能具四辯。盡決他疑不。還於一切時一切處。智照無滯。念念圓通。不見一法能為障礙。未曾一剎那中暫令間斷不。還於一切逆順好惡境界現前之時。不為間隔。盡識得破不。還於百法明門心境之內。一一得見微細體性根原起處。不為生死根塵之所惑亂不。還向四威儀中行住坐臥。欽承祗對。著衣喫飯。執作施為之時。一一辯得真實不。還聞說有佛無佛。有眾生無眾生。或讚或毀。或是或非。得一心不動不還聞差別之智。皆能明達。性相俱通。理事無滯。無有一法不鑒其原。乃至千聖出世。得不疑不。若實未得如是功。不可起過頭欺誑之心。生自許知足之意。直須廣披至教。博問先知。徹祖佛自性之原。到絕學無疑之地。此時方可歇學灰息遊心。或自辦則禪觀相應。或為他則方便開示。設不能遍參法界。廣究群經。但細看宗鏡之中。自然得入。此是諸法之要。趣道之門。如守母以識子。得本而知末。提綱而孔孔皆正。牽衣而縷縷俱來。又如以師子筋為琴絃。音聲一奏。一切餘絃悉皆斷壞。此宗鏡力。亦復如是。舉之而萬類沈光。顯之而諸門泯跡。以此一則。則破千途。何須苦涉關津。別生岐路。所以志公歌云。六賊和光同塵。無力大難推托。內發解空無相。大乘力能翻却。唯在玄覽得旨之時。可驗斯文究竟真實。
答:根性好的人,智慧敏锐,前世就已习以为常,一看到题目“宗”这个字,就已经完全融入佛智的海洋,永远断除了细微的疑惑,立刻明白了宗旨,那么一句话就能概括所有,吸收它没有遗漏。如果直接阅读到一百卷的结尾,乃至恒河沙数的义趣,龙宫的宝藏,鹫岭的金文,那么其他的说法就没有不同的道路了。扩展它遍布整个法界,以前简略后面广泛,唯是一心,这一卷的末尾扩展,都处于同一境界,最终没有不同的旨意,有隔断前面的宗旨,都认为是迷情妄兴取舍,只看到纸墨文字,嫌卷轴太多,只执着于寂静无声,欣喜于省事,都是迷心徇境,背离觉悟,合于尘世,不穷究动静的本源,不了解一多产生的根源,偏生执着于自己的见解,只害怕多闻,就像小乘害怕法空,就像波旬阻碍众善,由于不明白诸法真实性,所以随着诸相变化,堕落于有无之中。就像大涅槃经中说:如果有人听到大涅槃一字一句,不执着于字相,不执着于句相,不执着于闻相,不执着于佛相,不执着于说相,这样子的意思,叫做无相相。解释说:如果说就是文字无相,这是常见,如果说离开文字无相,这是断见。又如果执着于有相相,也是常见,如果执着于无相相,也是断见。但是,死亡就意味着离开断常,四句百非,一切见解,其旨意自然显现,当亲自进入宗镜的时候,什么文言文字的智慧能够诠释呢?所以先贤说:如果寻找经书,了悟本性真如,没有可以听的,如果寻找法,到鸡足山去问迦叶,大士拿着衣服就在这座山上,无情之人不用专门去寻找,那么,怎么能运用见闻觉知的心,去解释文字句义呢?如果明白宗旨,通达本性,即使广泛地披阅寻找,也看不到一个字的相,最终不会用语言去解释。用迷心去造物的人,才会产生这种纸墨的见解。所以信心铭中说:六尘不恶,还同正觉,智者无为,愚人自缚。如果这样通达,那么六尘都是真宗,万法无非妙理,怎么局限于自己的见解,而迷失于宗旨呢?怎么知道诸佛广大境界,菩萨作用的门径呢?所以大海龙王,提出了一万个问题,释迦文佛,开启了八万种解脱生死的门径,普慧菩萨,提出了二百个疑问,普贤大士回答了二千个辩论,就像华严经普眼法门,假使有人用大海量的墨,须弥山聚起的笔,写在这个普眼法门,一品中一门,一门中一法,一法中一义,一义中一句,不得少分,何况能尽呢?又就像大涅槃经中,佛说:我所觉悟的一切诸法,就像大地生草木等,为了诸众生而宣说的,就像手中的叶子,仅仅像我已经宣说的法,教诲充满龙宫,龙树菩萨,仅仅看了一百洛叉,出现在人间,在西天尚且百分之一都不到,翻过来到东土,所以不足为奇,何况没有宣说的法呢?这乃是无穷无尽的妙旨,不是浅薄的智慧所能知晓的,性起法门,什么低劣的理解能够阅读呢?燕雀怎么能够测量鸿鹄的志向呢?井蛙怎么能够认识沧海的深远呢?就像狮子大声吼叫,狸猫不能模仿,就像香象所负的重担,驴子不能承受,就像毘沙门神的宝藏,贫穷之人不能等同,就像金翅鸟飞翔,乌鸦不能追赶,只依附于情欲而产生见解,只追逐事物而心意改变,或者说有而不涉及空,或者说空而不包含有,或者谈论简略,认为是多之外的一个,或者建立广泛,认为是一个之外的多,或者离开寂静而执着于语言,或者离开语言而追求寂静,或者根据事外之理,或者执着于理外之事,殊不知悟到这个自在圆满的宗旨,演绎广泛不是多,这是其中之多,标明简略不是一个,这是多中之一,谈论空而不断,这是即有的空,论述有而不常,这是即空的有的,或者有说也行,这是寂静中说,或者无说也行,这是说中寂静,或者理事相即也行,这个理是成就事物的理,这个事是显现理的事,或者理理相即也行,以一如无二如,真性常融会,或者事事相即也行,这是全理之事,一一无碍,或者理事不即也行,以全事之理非事,所依非能依,不隐瞒真谛,以全理之事非理,能依非所依,不破坏俗谛,那么,这便是存在与灭亡同一境界,隐没与显现同时存在,就像阐释普眼法门,都是理中的义理,就像展开大千世界的经卷,不是标明心外之文。所以经中说:一法能生无量义,不是声闻缘觉所能知晓的,不同于仅仅空洞无趣的诠释,偏枯决定的见解,现在这个无穷无尽的妙旨,标明一法而眷属随之产生,圆满性宗,举一门,而诸门普会,不是纯净也不是杂乱,不是一个也不是多个,就像五味调和成羹汤,各种颜色组成锦绣,各种宝物组成宝藏,百种药物组成药丸,边际表象融通,义理味道周全,搜寻细微,揭示妙处,尽在宗镜之中,依正混融,因果无碍,人法无二,初后同时,凡是举一门,都能圆满摄取无穷无尽的法界,不是内也不是外,不是一个也不是多个,展开它就涉入重重,卷起来就真门寂静,就像华严经中,狮子座中,庄严具足,各自发出一个佛世界尘数菩萨身云,这是依正人法无碍,又像佛眉间发出胜音等佛世界尘数菩萨,这是因果初后无碍,乃至刹土微尘,各各具足无边智德,毛孔身分,一一摄取广大法门,为什么如此奇异难以思量呢?乃是一心融即,所以如此。以简要的话来说,一切无边无际的差别佛事,都不离开无相真心而存在,就像华严经颂中说:佛住甚深真法性,寂灭无相同虚空,而在第一真实义中,示现种种所作之事,所作利益众生之事,都依法性而存在,相与无相无差别,进入究竟皆无相。又摄大乘论颂中说:即诸三摩地,大师说为心,由心彩画故,如所作事业,故知,凡圣所作,真俗缘生,这一念之心,刹那生起的时候,就具足三性三无性六义,谓一念之心,是缘起法,是依他起,情执有实,就是遍计所执,体,本空寂,就是圆成,即依三性说三无性,所以六义具足了。如果一念心生起,具足这六义,就具足一切法了,以一切真俗万法,不出三性三无性,所以法性论中说:凡是在生灭之中,都不是性,生无生性,虽然生起却不会永恒,灭无灭性,虽然灭却不会断绝,如果它有性,就会陷入四见之网。又说:寻找相来推测性,看到诸法之无性,寻找性来寻求相,看到诸法之无相,所以性相互推测,悉皆无性,所以如果执着于有性,就会堕落到四见之邪林,如果了悟性空,就会回归一心之正道。所以华严经中说:自己深入无自性真实法,也令他人进入无自性真实法,心获得安稳,以这种妙悟,才进入这个宗旨,那么,事物事物冥合于真,语言语言契合于旨意,如果还没有亲自体验,不开启圆满的机缘,说它就会违背宗旨,沉默它又会导致失误,怎么能用四句来获取六情所知呢?但是祖师教诲并行,定慧双照,自利利他,就没有过失了。假如有人固执己见,不信,佛说起于自障之心,断绝他人学习的道路,现在有十个问题来确定纲领,你是否真正了悟了见性,就像白天观察颜色,像文殊等菩萨一样吗?是否遇到缘分,面对境界,看到颜色听到声音,举足下足,睁开眼睛闭上眼睛,都能够明白宗旨,与道相符合吗?是否阅读一代时教,以及从上古祖师的言论,听到深奥之处不害怕,都能够彻底明白,没有疑问吗?是否因为差别提问,各种各样的诘问,能够具备四辩,彻底解决他人的疑惑吗?是否在一切时一切处,智慧照耀,没有滞碍,念念圆通,看不到一法能成为障碍,从来没有一刹那间断吗?是否在一切逆顺好恶境界现前之时,不为间隔,彻底识破吗?是否在百法明门心境之内,一一能够看到微细的体性根源起处,不为生死根尘所迷惑吗?是否在四威仪中行住坐卧,恭敬承接,穿衣吃饭,执着于作事,在这些时候,一一能够辩明真实吗?是否听到说有佛无佛,有众生无众生,或者赞美或者毁谤,或者正确或者错误,能够一心不动,不因为听到差别而智慧改变,都能够明白,性相俱通,理事无滞,没有一法不鉴别其根源,乃至千圣出世,都不怀疑吗?如果实际上没有获得这样的功德,不要产生过分欺骗自己的心思,产生自以为知足的想法,一定要广泛地披阅至教,广泛地向先贤请教,彻底明白祖佛自性的根源,到达绝学无疑问的地方,这个时候才能够歇息学习,熄灭游心,或者自己修行,那么禅观就会相应,或者为他人开示,那么方便就会显现。假如不能遍参法界,广泛地研究群经,但是仔细地阅读宗镜,自然就会进入,这是诸法之要,趣道之门,就像守母以识子,获得根本而了解末梢,抓住纲领,那么每个孔洞都是正确的,牵着衣襟,那么每一根线条都随之而来,又就像用狮子筋做琴弦,音调一奏,其他所有的琴弦都断裂,这个宗镜的力量,也是如此,举起它,那么万类都沉没于光明,显现它,那么诸门都泯灭无迹,用这个法则,就能破除千条道路,何必辛苦地涉过关隘,另生歧路呢?所以志公歌中说:六贼和光同尘,没有力量,大难推托,内心发觉空无相,大乘力量能够翻转,只有在玄妙地阅读,获得旨意的时候,才能验证这篇文章究竟的真实。
宗镜录卷第一
丙午岁分司大藏都监开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