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阿彌陀佛經序
大藏經中,有十餘經,言阿彌陀佛濟度眾生。其間四經本為一種,譯者不同,故有四名:一名《無量清淨平等覺經》,乃後漢月支三藏支婁加讖譯。二曰《無量壽經》,乃曹魏康僧鎧譯。三曰《阿彌陀過度人道經》,乃吳月支支謙譯。四曰《無量壽莊嚴經》,乃本朝西天三藏法賢譯。其大略雖同,然其中甚有差互。若不觀省者,又其文或失於太繁,而使人厭觀;或失於太嚴,而喪其本真;或其文適中,而其意則失之。由是釋迦文佛所以說經、阿彌陀佛所以度人之旨,紊而無序,欝而不章。予深惜之,故熟讀而精考,敘為一經,蓋欲復其本也。
大藏经里,有十多部经书,讲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道理。其中四部经书原本是一部,因为翻译者不同,所以有了四个名字:第一部叫《无量清净平等觉经》,是后汉月支三藏支娄加谶翻译的;第二部叫《无量寿经》,是曹魏康僧铠翻译的;第三部叫《阿弥陀过度人道经》,是吴月支支谦翻译的;第四部叫《无量寿庄严经》,是本朝西天三藏法贤翻译的。这四部经书的大概内容虽然相同,但其中还是有一些细微的差别。如果不去仔细阅读对比,就会因为文字过于繁复而让人厌烦,或者因为文字过于严谨而失去原本的意义,或者虽然文字适中,但意思却有所偏差。这样一来,释迦牟尼佛讲经和阿弥陀佛度人的本意就会变得混乱无序,模糊不清。我对此感到十分惋惜,所以仔细阅读并认真研究,把这四部经书整理成一部,目的是为了恢复它原本的面貌。
其校正之法,若言一事,抂此本為安,彼本為杌隉,則取其安者;或此本為要,彼本為泛濫,則取其要者;或此本為近,彼本為迂,則取其近者;或彼本有之,而此本闕,則取其所有;或彼本彰明,而此本隱晦,則取其明者;大概乃取其所優,去其所劣。
我校对这些经书的方法是:如果讲到一件事,这个版本写得通顺,那个版本写得拗口,就取通顺的版本;或者这个版本写得精炼,那个版本写得啰嗦,就取精炼的版本;或者这个版本写得简洁,那个版本写得迂回,就取简洁的版本;或者那个版本有,而这个版本缺,就取那个版本有的;或者那个版本写得清楚明白,而这个版本写得含糊不清,就取那个版本写得清楚明白的。总之,就是取各版本中好的地方,去掉不好的地方。
又有其文碎雜而失統,錯亂而不倫者,則用其意以修其辭,刪其重以暢其義;其或可疑者,則闕焉而不敢取。若此之類,皆欲訂正聖言,發明本旨,使不惑於四種之異,而知其指歸也。
还有一些经文语句散乱没有条理,错乱无章的,就用它的意思来修改文字,删掉重复的部分,使意思表达得更流畅;如果有些内容可疑,就干脆把它省略掉,不敢采用。像这样,都是为了订正佛陀的教诲,阐明经文的本意,让人们不会因为四部经书的不同而迷惑不解,从而明白佛陀的教诲的最终目的。
又各從其事類,析為五十六分,欲觀者易見而喜於讀誦;庶幾流傳之廣,而一切眾生,皆受濟度也。
我又根据经文内容,把整部经书分成五十六部分,希望读者能够一目了然,并乐于诵读;希望这部经书能够广泛流传,让所有众生都能得到救度。
予每校正,必禱於觀音菩薩求冥助,以開悟識性,使無舛誤,始末三年而後畢。
我每次校对,都要向观世音菩萨祈祷,请求她的冥冥之中的帮助,来开启我的智慧,使我不会犯错误,从开始到结束,用了三年时间才完成。
既畢乃拜而自喜,目之曰《大阿彌陀經》。蓋佛與舍利弗說者,亦《阿彌陀經》;彼則其文少,故此言大以別之。
完成之后,我拜谢观世音菩萨,并欣喜若狂,把它命名为《大阿弥陀经》。因为佛陀曾经和舍利弗讲过《阿弥陀经》,但那部经文比较短,所以我用“大”字来区分。
然佛說經,非若吾聖人所說也。吾聖人所說,或深其文而叢其意,使人索之而愈見其多;或簡其文而晦其意,使人思而後得。
但是佛陀讲经,和我们圣人讲经不一样。我们圣人讲经,有时文字深奥,意思繁杂,让人越研究就越发现内容丰富;有时文字简洁,意思隐晦,让人要思考才能理解。
佛則不然,必欲詳陳曲布,使人人可曉,雖至愚下者,亦知其意焉。
佛陀则不然,他一定要把道理讲得详细清楚,让所有人都能明白,即使是最愚笨的人也能理解他的意思。
然而有辭直而意愈深者,經所謂須信佛語深是也,切不可以輕其辭而忽其意。
然而,有些经文虽然文字直白,但意思却更加深奥,正如经文所说,要相信佛陀的话语是深奥的,千万不要因为文字简单就忽略了它的意思。
紹興壬午秋,國學進士龍舒王日休謹序
绍兴壬午年秋天,国学进士龙舒王日休敬撰序文。
禮祝儀式
礼祝仪式
誦淨口業真言:
诵净口业真言:
唵修利修利摩訶修利修修利娑婆訶
唵修利修利摩诃修利修修利娑婆诃
次誦五淨真言:
接着诵五净真言:
唵尾鼠提娑婆訶
唵尾鼠提娑婆诃
淨身器神呪:
净身器神咒:
唵秫殿都戌陀那耶娑婆訶
唵秫殿都戌陀那耶娑婆诃
次向西頂禮祝云:
接着向西方顶礼祝祷说:
弟子(某甲)謹為盡虛空界一切眾生,歸依盡虛空界一切諸佛,一切正法,一切聖僧;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,觀世音菩薩,大勢至菩薩,一切菩薩、聲聞、諸上善人。(某甲)今為盡虛空界一切眾生,持誦《大阿彌陀經》,及讚佛、懺罪、迴向、發願,願如此等眾生各各自誦經,讚佛、懺罪、迴向、發願,願盡拔濟生於極樂世界,乃念大慈菩薩,讚佛、懺罪、迴向、發願。
弟子(某甲) 恭敬地为尽虚空界一切众生,归依尽虚空界一切诸佛,一切正法,一切圣僧;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,观世音菩萨,大势至菩萨,一切菩萨、声闻、诸上善人。(某甲) 现在为尽虚空界一切众生,持诵《大阿弥陀经》,以及赞佛、忏罪、回向、发愿,希望这些众生都能够各自诵经,赞佛、忏罪、回向、发愿,希望能够尽力拔济众生到极乐世界,于是念大慈菩萨,赞佛、忏罪、回向、发愿。
偈云:
偈云:
十方三世佛,阿彌陀第一;
十方三世佛,阿弥陀第一;
九品度眾生,威德無窮極。
九品度众生,威德无穷极。
我今大歸依,懺悔三業罪;
我今大归依,忏悔三业罪;
凡有諸善福,至心用迴向。
凡有诸善福,至心用回向。
願同念佛人,盡生極樂國;
愿同念佛人,尽生极乐国;
見佛了生死,如佛度一切。
见佛了生死,如佛度一切。
如為薦亡、或禳災、或保安,則隨意祝願,不須如前祈禱。亦須誦真言,先歸依三寶及西方四聖,然後祝願。
如果是为了超度亡者、或者禳灾、或者祈求平安,就可以随心所欲地祝愿,不必像前面那样祈祷。也要诵念真言,首先归依三宝以及西方四圣,然后祝愿。
若為自身往生,則宜一一如前,其功德甚大矣。
如果是为了自己往生,就应该像前面一样一一照做,其功德非常大。
佛說大阿彌陀經卷上
佛说大阿弥陀经卷上
國學進士龍舒王日休校輯
国学进士龙舒王日休校辑
法會大眾分第一
法会大众分第一
如是我聞:
如是我闻:
一時佛在王舍國靈鷲山中,與大弟子眾千二百五十人俱,一切大聖神通已達,其名曰:尊者了本際、尊者正願、尊者正語、尊者大號、尊者仁賢、尊者離垢、尊者名聞、尊者善實、尊者具足、尊者阿難,若此皆上首者。
一时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,和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在一起,一切大圣神通已经达到,他们的名字分别是:尊者了本际、尊者正愿、尊者正语、尊者大号、尊者仁贤、尊者离垢、尊者名闻、尊者善实、尊者具足、尊者阿难,这些都是上首弟子。
又大乘眾菩薩:普賢菩薩、妙德菩薩、慈氏菩薩等,此賢劫中一切菩薩。
还有大乘众菩萨:普贤菩萨、妙德菩萨、慈氏菩萨等等,这一贤劫中所有的菩萨。
又賢護等十六正士:善思議菩薩、信慧菩薩、空無菩薩、神通華菩薩,皆尊普賢大士之德,具諸菩薩無量行願,安住一切功德之法。
还有贤护等等十六位正士:善思惟菩萨、信慧菩萨、空无菩萨、神通华菩萨,他们都尊崇普贤大士的德行,具足诸菩萨无量行愿,安住一切功德的法门。
如是等菩薩大士,一時來會。
像这样等等的菩萨大士,当时都来聚会。
阿難發問分第二
阿难问答第二部分
爾時世尊,容色光麗異於他日。尊者阿難,即從座起偏袒右肩,長跪合掌而白佛言:今日世尊諸根悅豫,姿色清淨光顯巍巍,如鏡明瑩暢徹表裏。自我侍佛以來,未嘗獲覩威容有如今日。豈非念過去諸佛,或現在、未來諸佛,故致然耶?
这时世尊,容貌光彩照人,与往日不同。尊者阿难,马上从座位上站起来,袒露右肩,长跪合掌,对佛说:今天世尊您神清气爽,容色清净,光彩照人,如同明镜般光洁透亮,内外通透。自从我侍奉佛以来,从未见过您如此威严。难道是因为您在思念过去诸佛,或者现在、未来诸佛,才导致如此吗?
佛言:善哉!阿難!有諸天教汝來問?汝自問耶?
佛说:很好!阿难!是哪个天人让你来问的?还是你自己问的?
阿難言:我自以所見而發此問。
阿难说:我自己亲眼所见,所以才问这个问题。
佛言:汝所問者,勝於供養一天下聲聞、緣覺,及布施諸天人民,下至蜎飛蠕動之類,雖至累劫,尚百千萬億倍不可以及。所以者何?蓋諸天帝王人民,下至蜎飛蠕動之類,皆因汝所問而得度脫之道。阿難!如世間有優曇鉢華,雖有其實不見其華,有佛出世華然後有,佛難值遇亦如此華。今我出世,汝善知吾意,特為發問,誠不妄侍佛矣!汝當諦聽!吾為汝說。
佛说:你问的问题,胜过供养天下所有的声闻、缘觉,以及布施诸天人民,下至爬行飞动之类,即使累劫,也无法与之相比。为什么呢?因为诸天帝王人民,下至爬行飞动之类,都因为你的问题而得到解脱之道。阿难!就像世间有一种优昙钵花,虽然有花根,却看不到花,只有佛出世后,花才会出现,佛很难遇到,也像这种花一样。现在我出世了,你善解我意,特地发问,确实没有虚假地侍奉佛!你应该仔细听!我为你讲解。
對言:誠欲聞之!
阿难说:我确实很想听!
五十三佛分第三
五十三佛第三部分
佛言:前已過去劫,大眾多不可計,無邊幅不可議。爾時有佛出世,名定光如來,教化度脫無量眾生皆令得道,乃取滅度。次有佛名光遠,次有佛名月光,次有佛名栴檀香,次有佛名善山王,次有佛名須彌天冠,次有佛名須彌等曜,次有佛名月色,次有佛名正念,次有佛名離垢,次有佛名無著,次有佛名龍天,次有佛名夜光,次有佛名安明頂,次有佛名不動地,次有佛名瑠璃妙花,次有佛名瑠璃金色,次有佛名金藏,次有佛名炎光,次有佛名炎根,次有佛名地種,次有佛名月像,次有佛名日音,次有佛名解脫華,次有佛名莊嚴光明,次有佛名海覺神通,次有佛名水光,次有佛名大香,次有佛名離塵垢,次有佛名捨厭意,次有佛名寶炎,次有佛名妙頂,次有佛名勇力,次有佛名功德持慧,次有佛名蔽日月光,次有佛名日月瑠璃光,次有佛名無上瑠璃光,次有佛名最上首,次有佛名菩提華,次有佛名月明,次有佛名日光,次有佛名華色王,次有佛名水月光,次有佛名除癡冥,次有佛名度蓋行,次有佛名淨信,次有佛名善宿,次有佛名威神,次有佛名法慧,次有佛名鸞音,次有佛名師子音,次有佛名龍音,次有佛名處世,如此諸佛皆已過去。
佛说:以前已经过去很多劫了,众生不可计数,时间无边无际,无法估量。那时有一位佛出世,名叫定光如来,教化度脱无数众生,都让他们得道,然后才涅槃。接着有佛名叫光远,接着有佛名叫月光,接着有佛名叫栴檀香,接着有佛名叫善山王,接着有佛名叫须弥天冠,接着有佛名叫须弥等曜,接着有佛名叫月色,接着有佛名叫正念,接着有佛名叫离垢,接着有佛名叫无著,接着有佛名叫龙天,接着有佛名叫夜光,接着有佛名叫安明顶,接着有佛名叫不动地,接着有佛名叫瑠璃妙花,接着有佛名叫瑠璃金色,接着有佛名叫金藏,接着有佛名叫炎光,接着有佛名叫炎根,接着有佛名叫地种,接着有佛名叫月像,接着有佛名叫日音,接着有佛名叫解脱华,接着有佛名叫庄严光明,接着有佛名叫海觉神通,接着有佛名叫水光,接着有佛名叫大香,接着有佛名叫离尘垢,接着有佛名叫舍厌意,接着有佛名叫宝炎,接着有佛名叫妙顶,接着有佛名叫勇力,接着有佛名叫功德持慧,接着有佛名叫蔽日月光,接着有佛名叫日月瑠璃光,接着有佛名叫无上瑠璃光,接着有佛名叫最上首,接着有佛名叫菩提华,接着有佛名叫月明,接着有佛名叫日光,接着有佛名叫华色王,接着有佛名叫水月光,接着有佛名叫除痴冥,接着有佛名叫度盖行,接着有佛名叫净信,接着有佛名叫善宿,接着有佛名叫威神,接着有佛名叫法慧,接着有佛名叫鸾音,接着有佛名叫狮子音,接着有佛名叫龙音,接着有佛名叫处世,这些佛都已经过去了。
法藏本因分第四
法藏本因第四部分
佛言:次有佛名世自在王如來、應供、等正覺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間解、無上士、調御丈夫、天人師、佛、世尊,十號具足,在世教化四十二劫。爾時有大國王,聞佛說法喜悅開悟,即弃王位往作沙門,號法藏比丘,高才智慧勇猛無能及者。詣彼佛所稽首禮足,右繞三匝長跪合掌,以偈讚佛:
佛说:接着有佛名叫世自在王如来、应供、等正觉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间解、无上士、调御丈夫、天人师、佛、世尊,十号具足,在世教化四十二劫。那时有一位大国王,听到佛说法后,欢喜开悟,就放弃王位出家做沙门,号称法藏比丘,他天赋异禀,智慧勇猛,无人能及。他来到那位佛那里,顶礼佛足,右绕三匝,长跪合掌,用偈颂赞叹佛:
如來妙色相,世間無等倫;
如来妙色相,世间无与伦比;
遠勝日摩尼,火月清淨水。
远远胜过日月摩尼,火月清净水。
威神無有極,名聲震十方;
威神无有穷尽,名声震动四方;
皆由三昧力,精進成智慧;
都是因为三昧力,精进成就智慧;
持覺若溟海,深廣無涯底。
持觉如同大海,深广无涯底。
無明與貪恚,冰釋已無餘;
无明与贪嗔,冰释已无余;
從是超世間,歎仰不能已。
从此超越世间,赞叹仰慕不已。
端如好樹華,莫不愛樂者,
如同好树开花,没有人不喜爱,
處處人民見,一切皆歡喜。
处处人民看到,一切都很欢喜。
布施及淨戒,忍辱并精進,
布施和持戒,忍辱和精进,
禪定、大智慧,吾誓得此事。
禅定、大智慧,我发誓要得到这些。
一切諸恐懼,普為獲大安;
一切恐惧,普遍获得安乐;
過度諸生死,無不解脫者。
超越生死,没有不解脱者。
我至作佛時,種種如法王;
我将来成佛时,种种如法王;
假使恒沙數,諸佛悉供養,
即使恒河沙数,诸佛都供养,
不如求正覺,堅勇必成就。
不如求正觉,坚定勇敢必能成就。
能使無量剎,光明普照耀,
能使无量世界,光明普照耀,
濟度越恒沙,威德誰可量;
救度超过恒河沙,威德谁能衡量;
我剎及莊嚴,華好獨超卓。
我的世界和庄严,华美独一无二。
凡欲求生者,清淨安以樂;
凡是想要投生的人,清净安乐;
度脫永無窮,幸佛作明證。
解脱永无穷尽,幸亏佛作明证。
發願既如是,力行無懈怠;
发愿既然如此,努力修行不懈怠;
雖居苦毒中,忍之終不悔。
即使身处苦毒之中,忍耐到底不后悔。
大願問佛分第五
大愿问佛分第五
佛言:爾時法藏比丘說此偈已,復白世自在王佛言:世尊!我發無上菩提之心,願作佛時,於十方無央數佛中為最。智慧勇猛,頂中光明照耀十方,無有窮極。所居剎土自然七寶極明麗溫柔。我化度名號,皆聞於十方無央數世界,莫有不聞知者。諸無央數諸天人民,以至蜎飛蠕動之類,來生我剎者,悉皆菩薩、聲聞,其數不可窮盡,比諸佛世界悉皆勝之。如是者寧可得否?時世自在王佛,知其智識高明心願廣大。即為說言:譬如大海一人斗量,歷劫不止尚可見底;況人至心求道,精進不止,何求不得?何願不遂?時法藏比丘,聞佛所說則大歡喜。佛乃選擇二千一百萬佛剎中,諸天人民之善惡、國土之麁妙,隨其心願悉令顯現。法藏即一其心,遂得天眼,莫不徹見。
佛说:当时法藏比丘说完了这首偈子,又对世自在王佛说:世尊!我发起了无上菩提之心,希望将来成佛的时候,在十方无量数佛中是最顶尖的。智慧勇猛,头顶的光明照耀十方,无穷无尽。我住的佛国土,自然而然是七宝无比明亮柔和。我度化众生的名号,都传遍了十方无量数世界,没有一个地方不知道的。无量数诸天人民,甚至到蜎飞蠕动之类,投生到我的佛国土,都成为菩萨、声闻,其数量不可穷尽,比其他佛国土都胜过。这样的话,难道可能实现吗?当时世自在王佛,知道他智慧高明,心愿广大,就对他说:譬如大海用一斗去量,历经劫数也依然看不到底,何况人至心求道,精进不止,还有什么求不到的?有什么愿望不能实现呢?当时法藏比丘,听到佛所说的话,就非常高兴。佛就选择二千一百万佛国土中,诸天人民的善恶、国土的粗陋和精妙,根据他的心愿,都让他显现出来。法藏就专注于一心,于是就得到了天眼,无所不见。
四十八願分第六
四十八愿分第六
佛言:爾時法藏比丘,乃往一靜處,其心寂然俱無所著,默坐思惟。攝取彼佛剎清淨之行,如彼修持。復詣佛所而白佛言:世尊!我已攝取二千一百萬佛剎,所以莊嚴國土清淨之行。願有𢾭陳,惟佛聽察!彼佛告言:善哉!汝可具說。諸菩薩眾聞汝志願因以警策,亦能於諸佛剎修習莊嚴。
佛说:当时法藏比丘,就到一个安静的地方,内心平静,没有任何执着,默默地坐着思考,吸收那些佛国土清净的行为,像他们那样修行。然后又去到佛那里,对佛说:世尊!我已经吸收了二千一百万佛国土,用来庄严国土清净的行为。希望您能指点,请佛听察!佛就说:善哉!你可以详细地说出来。诸位菩萨众听到你的志愿,因此而受到激励,也能在诸佛国土中修习庄严。
法藏白言:第一願,我作佛時,我剎中無地獄、餓鬼、禽畜,以至蜎飛蠕動之類。不得是願終不作佛。
法藏说:第一愿,我成佛的时候,我的佛国土中没有地狱、饿鬼、禽畜,甚至到蜎飞蠕动之类。如果不能实现这个愿望,我就不成佛。
第二願,我作佛時,我剎中無婦女;無央數世界諸天人民,以至蜎飛蠕動之類,來生我剎者,皆於七寶水池蓮華中化生。不得是願終不作佛。
第二愿,我成佛的时候,我的佛国土中没有妇女;无量数世界诸天人民,甚至到蜎飞蠕动之类,投生到我的佛国土,都从七宝水池的莲花中化生。如果不能实现这个愿望,我就不成佛。
第三願,我作佛時,我剎中人欲食時,七寶鉢中百味飲食,化現在前,食已器用自然化去。不得是願終不作佛。
第三愿,我成佛的时候,我的佛国土中人想要吃饭的时候,七宝钵中各种各样的食物,就会化现在他们面前,吃完之后,器皿就会自然消失。如果不能实现这个愿望,我就不成佛。
第四願,我作佛時,我剎中人,所欲衣服隨念即至,不假裁縫、擣染、浣濯。不得是願終不作佛。
第四愿,我成佛的时候,我的佛国土中人,想要什么衣服,念头一动就出现了,不需要裁缝、染色、洗涤。如果不能实现这个愿望,我就不成佛。
第五願,我作佛時,我剎中自地以上至於虛空,皆有宅宇、宮殿、樓閣、池流、花樹,悉以無量雜寶百千種香而共合成,嚴飾奇妙,殊勝超絕,其香普熏十方世界,眾生聞是香者皆修佛行。不得是願終不作佛。
第五愿,我成佛的时候,我的佛国土中从地面到虚空,都有房屋、宫殿、楼阁、池流、花树,都用无量杂宝、百千种香混合在一起,装饰得奇妙无比,殊胜超绝,其香气普熏十方世界,众生闻到这种香味,都修佛行。如果不能实现这个愿望,我就不成佛。
第六願,我作佛時,我剎中人,皆心相愛敬無相憎嫉。不得是願終不作佛。
第六愿,我成佛的时候,我的佛国土中人,都互相爱敬,没有互相憎嫉。如果不能实现这个愿望,我就不成佛。
第七願,我作佛時,我剎中人,盡無[泳-永+(炙-火+(午/一))]泆、瞋怒、愚癡之心。不得是願終不作佛。
第七愿,我成佛的时候,我的佛国土中人,完全没有贪婪、瞋怒、愚痴之心。如果不能实现这个愿望,我就不成佛。
第八願,我作佛時,我剎中人皆同一善心,無惑他念,其所欲言皆豫相知意。不得是願終不作佛。
第八愿,我成佛的时候,我的佛国土中人,都有一样的善心,没有迷惑的其他念头,他们想要说的话,都事先互相了解意思。如果不能实现这个愿望,我就不成佛。
第九願,我作佛時,我剎中人,皆不聞不善之名,況有其實。不得是願終不作佛。
第九愿,我成佛的时候,我的佛国土中人,都不听到不善的名声,更别说有实际的事情了。如果不能实现这个愿望,我就不成佛。
第十願,我作佛時,我剎中人,知身如幻,無貪著心。不得是願終不作佛。
第十愿,我成佛的时候,我的佛国土中人,都知道身体像幻影一样,没有贪着之心。如果不能实现这个愿望,我就不成佛。
第十一願,我作佛時,我剎中雖有諸天與世人之異,而其形容皆一類金色,面目端正淨好,無復醜異。不得是願終不作佛。
第十一愿,我成佛的时候,我的佛国土中虽然有诸天和世间人的区别,但是他们的形貌都同属金色,面容端正美好,没有丑陋。如果不能实现这个愿望,我就不成佛。
第十二願,我作佛時,假令十方無央數世界諸天人民,以至蜎飛蠕動之類,皆得為人,皆作緣覺、聲聞,皆坐禪一心,共欲計數我年壽幾千億萬劫,無有能知者。不得是願終不作佛。
第十二愿,我成佛的时候,即使十方无量数世界诸天人民,甚至到蜎飞蠕动之类,都能够成为人,都成为缘觉、声闻,都坐禅一心,共同想要计算我的寿命有多少千亿万劫,都没有人能够知道。如果不能实现这个愿望,我就不成佛。
第十三願,我作佛時,假令十方各千億世界,有諸天人民,以至蜎飛蠕動之類,皆得為人,皆作緣覺、聲聞,皆坐禪一心,共欲計數我剎中人數有幾千億萬,無有能知者。不得是願終不作佛。
第十三愿,我成佛的时候,即使十方每个千亿世界,都有诸天人民,甚至到蜎飞蠕动之类,都能够成为人,都成为缘觉、声闻,都坐禅一心,共同想要计算我的佛国土中人数有多少千亿万,都没有人能够知道。如果不能实现这个愿望,我就不成佛。
第十四願,我作佛時,我剎中人壽命皆無央數劫,無有能計知其數者。不得是願終不作佛。
我发誓,当我成佛的时候,我佛国的人寿命都无量劫,没有人能够计算出他们的寿命有多长。如果不能实现这个愿望,我就不成佛。
第十五願,我作佛時,我剎中人,所受快樂,一如漏盡比丘。不得是願終不作佛。
我发誓,当我成佛的时候,我佛国的人,所享受的快乐,就如同已经断除一切烦恼的比丘一样。如果不能实现这个愿望,我就不成佛。
第十六願,我作佛時,我剎中人住正信位,離顛倒想,遠離分別,諸根寂靜,所止盡般泥洹。不得是願終不作佛。
我发誓,当我成佛的时候,我佛国的人住于正信,远离颠倒的妄想,远离分别心,六根清净,最终证得涅槃。如果不能实现这个愿望,我就不成佛。
第十七願,我作佛時,說經行道十倍於諸佛。不得是願終不作佛。
我发誓,当我成佛的时候,我讲经说法、修行之道,要比其他佛陀多十倍。如果不能实现这个愿望,我就不成佛。
第十八願,我作佛時,我剎中人盡通宿命,知百千億那由他劫事。不得是願終不作佛。
我发誓,当我成佛的时候,我佛国的人都能通晓宿命,知道百千亿那由他劫的事情。如果不能实现这个愿望,我就不成佛。
第十九願,我作佛時,我剎中人盡得天眼,見百千億那由他世界。不得是願終不作佛。
我发誓,当我成佛的时候,我佛国的人都能得到天眼,看到百千亿那由他世界。如果不能实现这个愿望,我就不成佛。
第二十願,我作佛時,我剎中人盡得天耳,聞百千億那由他諸佛說法,悉能受持。不得是願終不作佛。
我发誓,当我成佛的时候,我佛国的人都能得到天耳,听到百千亿那由他佛陀讲法,并且都能完全理解并持守。如果不能实现这个愿望,我就不成佛。
第二十一願,我作佛時,我剎中人得他心智,知百千億那由他世界眾生心念。不得是願終不作佛。
我发誓,当我成佛的时候,我佛国的人都能得到他心通,知道百千亿那由他世界众生的心念。如果不能实现这个愿望,我就不成佛。
第二十二願,我作佛時,我剎中人盡得神足,於一念頃,能超過百千億那由他世界。不得是願終不作佛。
我发誓,当我成佛的时候,我佛国的人都能得到神足通,在一念之间,就能超越百千亿那由他世界。如果不能实现这个愿望,我就不成佛。
第二十三願,我作佛時,我名號聞於十方無央數世界,諸佛各於大眾中,稱我功德及國土之勝;諸天人民以至蜎飛蠕動之類,聞我名號乃慈心喜悅者,皆令來生我剎。不得是願終不作佛。
我发誓,当我成佛的时候,我的名号将会传遍十方无量世界,各佛陀都在大众中赞叹我的功德和佛国的殊胜;诸天人民,乃至飞禽走兽,听到我的名号,心生慈悲喜悦,我都会让他们来生到我的佛国。如果不能实现这个愿望,我就不成佛。
第二十四願,我作佛時,我頂中光明絕妙,勝如日月之明,百千億萬倍。不得是願終不作佛。
我发誓,当我成佛的时候,我的头顶会发出无比光明,比日月的光明还要胜过百千亿万倍。如果不能实现这个愿望,我就不成佛。
第二十五願,我作佛時,光明照諸無央數天下,幽冥之處皆當大明,諸天人民以至蜎飛蠕動之類,見我光明莫不慈心作善,皆令來生我國。不得是願終不作佛。
我发誓,当我成佛的时候,我的光明会照亮无量世界,幽冥之处也会变得光明,诸天人民,乃至飞禽走兽,看到我的光明,都会心生慈悲,行善积德,我都会让他们来生到我的佛国。如果不能实现这个愿望,我就不成佛。
第二十六願,我作佛時,十方無央數世界諸天人民,以至蜎飛蠕動之類,蒙我光明觸其身者,身心慈和過諸天人。不得是願終不作佛。
我发誓,当我成佛的时候,十方无量世界诸天人民,乃至飞禽走兽,只要被我的光明照到,他们的身心都会比天人还要慈和。如果不能实现这个愿望,我就不成佛。
第二十七願,我作佛時,十方無央數世界諸天人民,有發菩提心,奉持齋戒,行六波羅蜜,修諸功德,至心發願欲生我剎,臨壽終時我與大眾,現其人前引至來生,作不退轉地菩薩。不得是願終不作佛。
我发誓,当我成佛的时候,十方无量世界诸天人民,只要发菩提心,持守斋戒,修行六度波罗蜜,修积功德,至心发愿要生到我的佛国,临命终时,我和大众都会出现在他们面前,引导他们来生到我的佛国,成为不退转地菩萨。如果不能实现这个愿望,我就不成佛。
第二十八願,我作佛時,十方無央數世界諸天人民,聞我名號,燒香、散花、然燈、懸繒,飯食沙門,起立塔寺,齋戒清淨益作諸善,一心繫念於我,雖止於一晝夜不絕,亦必生我剎。不得是願終不作佛。
我发誓,当我成佛的时候,十方无量世界诸天人民,只要听到我的名号,烧香、散花、点灯、悬幡,供养僧人,建造寺院,持守斋戒,精进修行,一心系念于我,即使只念诵一天一夜,也一定会生到我的佛国。如果不能实现这个愿望,我就不成佛。
第二十九願,我作佛時,十方無央數世界諸天人民,至心信樂欲生我剎,十聲念我名號必遂來生;惟除五逆誹謗正法。
我发誓,当我成佛的时候,十方无量世界诸天人民,只要至心信乐,想要生到我的佛国,只要念诵十声我的名号,就一定会来生到我的佛国。唯独五逆罪人和诽谤正法的人除外。
不得是願終不作佛。
如果不能实现这个愿望,我就不成佛。
第三十願,我作佛時,十方無央數世界諸天人民,以至蜎飛蠕動之類,前世作惡,聞我名號即懺悔為善,奉持經戒,願生我剎,壽終皆不經三惡道徑遂來生,一切所欲無不如意。不得是願終不作佛。
我发誓,当我成佛的时候,十方无量世界诸天人民,乃至飞禽走兽,只要前世作恶,听到我的名号就忏悔改过,持守经戒,发愿要生到我的佛国,他们命终后都不会堕入三恶道,直接来生到我的佛国,一切所愿都会如意。如果不能实现这个愿望,我就不成佛。
第三十一願,我作佛時,十方無央數世界諸天人民,聞我名號,五體投地稽首作禮,喜悅信樂修菩薩行,諸天世人莫不致敬。不得是願終不作佛。
我发誓,当我成佛的时候,十方无量世界诸天人民,听到我的名号,都会五体投地,顶礼膜拜,欢喜信乐,修行菩萨道,诸天世人都会对他们恭敬。如果不能实现这个愿望,我就不成佛。
第三十二願,我作佛時,十方無央數世界有女人,聞我名號喜悅信樂,發菩提心厭惡女身,壽終之後其身不復為女。不得是願終不作佛。
我发誓,当我成佛的时候,十方无量世界所有的女人,只要听到我的名号,欢喜信乐,发菩提心,厌恶女身,命终之后,她们的身体就不会再是女人。如果不能实现这个愿望,我就不成佛。
第三十三願,我作佛時,凡生我剎者,一生遂補佛處,惟除本願欲往他方,設化眾生修菩薩行、供養諸佛,即自在往生;我以威神之力,令彼教化一切眾生皆發信心,修菩提行、普賢行、寂滅行、淨梵行、最勝行、及一切善行。不得是願終不作佛。
我发誓,当我成佛的时候,凡是生到我的佛国的人,一生都会补佛位,唯独那些本来发愿要去其他佛国,为了度化众生,修行菩萨道,供养诸佛,他们可以自由往生到其他佛国;我会用我的神力,让他们教化一切众生,都发信心,修行菩提行、普贤行、寂灭行、净梵行、最胜行,以及一切善行。如果不能实现这个愿望,我就不成佛。
第三十四願,我作佛時,我剎中人欲生他方者,如其所願不復墜於三惡道。不得是願終不作佛。
我成佛的时候,我的佛国里的人如果想要去其他佛国,就能如愿以偿,不会再堕入三恶道。如果不能实现这个愿望,我永远不会成佛。
第三十五願,我作佛時,剎中菩薩以香華、旛蓋、真珠、纓絡種種供具,欲往無量世界供養諸佛,一食之頃即可遍至。不得是願終不作佛。
我成佛的时候,佛国里的菩萨用香花、幡盖、珍珠、璎珞等各种供具,想要去无数个世界供养诸佛,只需一顿饭的时间就能到达所有地方。如果不能实现这个愿望,我永远不会成佛。
第三十六願,我作佛時,剎中菩薩欲萬種之物,供養十方無央數佛,即自在前;供養既遍,是日未午即還我剎。不得是願終不作佛。
我成佛的时候,佛国里的菩萨想要用各种各样的东西供养十方无量无数的佛,就能立刻出现在佛的面前。供养完所有佛之后,当天午饭之前就能回到我的佛国。如果不能实现这个愿望,我永远不会成佛。
第三十七願,我作佛時,剎中菩薩受持經法,諷誦宣說,必得辯才智慧。不得是願終不作佛。
我成佛的时候,佛国里的菩萨持守经法,诵读宣讲,一定会获得辩才智慧。如果不能实现这个愿望,我永远不会成佛。
第三十八願,我作佛時,剎中菩薩能演說一切法,其智慧辯才不可限量。不得是願終不作佛。
我成佛的时候,佛国里的菩萨能够演说一切法,他们的智慧辩才无穷无尽。如果不能实现这个愿望,我永远不会成佛。
第三十九願,我作佛時,剎中菩薩得金剛那羅延力,其身皆紫磨金色,具三十二相、八十種好,說經行道無異於諸佛。不得是願終不作佛。
我成佛的时候,佛国里的菩萨获得金刚那罗延力,他们的身体都变成紫磨金色,具有三十二相、八十种好,讲经说法,行持道法,跟诸佛没有任何区别。如果不能实现这个愿望,我永远不会成佛。
第四十願,我作佛時,剎中清淨照見十方無量世界;菩薩欲於寶樹中見十方一切嚴淨佛剎,即時應現,猶如明鏡覩其面相。不得是願終不作佛。
我成佛的时候,佛国里的人能够清净地照见十方无量世界;菩萨想要在宝树中看到十方所有庄严净洁的佛国,就能立刻显现出来,就像明镜一样,清楚地看到所有佛的面容。如果不能实现这个愿望,我永远不会成佛。
第四十一願,我作佛時,剎中菩薩雖少功德者,亦能知見我道場樹高四千由旬。不得是願終不作佛。
我成佛的时候,佛国里的菩萨即使功德很少,也能看到我的道场树高四千由旬。如果不能实现这个愿望,我永远不会成佛。
第四十二願,我作佛時,剎中諸天世人及一切萬物,皆嚴淨光麗形色殊特,窮微極妙無能稱量者,眾生雖得天眼不能辯其名數。不得是願終不作佛。
我成佛的时候,佛国里的诸天、世人和所有万物,都庄严净洁,光彩照人,颜色各不相同,极其微妙,无法用语言形容,即使众生获得了天眼,也无法辨别它们的名称和数量。如果不能实现这个愿望,我永远不会成佛。
第四十三願,我作佛時,我剎中人隨其志願,所欲聞法皆自然得聞。不得是願終不作佛。
我成佛的时候,我的佛国里的人,只要他们想要听什么法,就能自然而然地听到。如果不能实现这个愿望,我永远不会成佛。
第四十四願,我作佛時,剎中菩薩、聲聞皆智慧成神,頂中皆有光明,語音鴻暢,說經行道無異於諸佛。不得是願終不作佛。
我成佛的时候,佛国里的菩萨、声闻,都智慧圆满,成为神人,头顶都有光明,声音洪亮,讲经说法,行持道法,跟诸佛没有任何区别。如果不能实现这个愿望,我永远不会成佛。
第四十五願,我作佛時,他方世界諸菩薩,聞我名號歸依精進,皆逮得清淨解脫三昧;住是三昧一發意頃,供養不可思議諸佛,而不失定意。不得是願終不作佛。
我成佛的时候,其他世界里的菩萨,听到我的名号,归依我,精进修行,都能获得清净解脱三昧。在这种三昧中,只要发一个念头,就能供养不可思议的诸佛,而且不会失去定力。如果不能实现这个愿望,我永远不会成佛。
第四十六願,我作佛時,他方世界諸菩薩,聞我名號歸依精進,皆逮得普等三昧;至于成佛,常見無量不可思議一切諸佛。不得是願終不作佛。
我成佛的时候,其他世界里的菩萨,听到我的名号,归依我,精进修行,都能获得普等三昧。直到他们成佛,都能经常看到无量不可思议的一切诸佛。如果不能实现这个愿望,我永远不会成佛。
第四十七願,我作佛時,他方世界諸菩薩,聞我名號歸依精進,即得至不退轉地。不得是願終不作佛。
我成佛的时候,其他世界里的菩萨,听到我的名号,归依我,精进修行,就能到达不退转地。如果不能实现这个愿望,我永远不会成佛。
第四十八願,我作佛時,他方世界諸菩薩,聞我名號歸依精進,即得至第一忍、第二忍、第三法忍,於諸佛法永不退轉。不得是願終不作佛。
我成佛的时候,其他世界里的菩萨,听到我的名号,归依我,精进修行,就能到达第一忍、第二忍、第三法忍,在诸佛法中永远不会退转。如果不能实现这个愿望,我永远不会成佛。
願後說偈分第七
愿望之后,说偈分第七
佛言:爾時法藏比丘發此願已,復說偈言:
佛陀说:当时法藏比丘发了这个愿望之后,又说了偈语:
我今對佛前,特發誠實願;
我现在在佛陀面前,特地发下真诚的愿望;
如獲十力身,威德無能勝。
如果我获得十力法身,威德无与伦比。
復為大國王,富豪而自在;
我还会成为大国之王,富有而自由自在;
常施諸財寶,利樂於貧苦,
我经常施舍财宝,利益贫苦的人,
盡令諸眾生,長夜無憂惱,
让所有众生,永远没有忧愁烦恼,
發生眾善根,長養菩提果。
让所有众生,生起善根,滋养菩提果。
我至成佛時,名聲超十方;
我最终成佛的时候,名声超过十方世界;
人天欣得聞,俱來生我剎。
人天众生都欢喜地听到我的名号,都来投生到我的佛国。
我以智慧光,廣照無央界;
我用智慧之光,照耀无量无边的世界;
除滅諸有情,貪、瞋、煩惱暗。
消除所有众生,贪婪、瞋恨、烦恼的黑暗。
地獄、鬼、畜生,亦生我剎中,
地狱、鬼、畜生,也投生到我的佛国,
一切來生者,修習清淨行;
所有投生的人,都修行清净的行为;
如佛金色身,妙相悉圓滿,
就像佛的金色身,所有妙相都圆满,
還以大慈心,普濟諸沈溺。
我用大慈悲心,普渡所有沉沦的人。
我於未來世,當作天人師,
我在未来世,会成为天人师,
百億世界中,說法師子吼;
在百亿世界中,宣讲佛法,如同狮子吼;
一切聞音者,解悟復圓明。
所有听到我声音的人,都开悟,并且智慧圆满。
又如過去佛,所生慈愍行;
就像过去佛,所生起的慈悲行为;
度脫諸有情,已無量無邊;
救度所有众生,已经无量无边;
我行亦如斯,咸使登覺岸。
我的行为也一样,让所有众生都登上觉悟的彼岸。
此願若剋果,大千應震動;
如果这个愿望能够实现,三千大千世界都会震动;
虛空諸天神,必雨珍妙華。
虚空中的诸天神,一定会降下珍宝妙花。
初修善行分第八
法藏比丘在佛陀面前,在诸天魔梵龙神八部大众之中,发下了这个宏大的誓愿。当时大地发生震动,天空中降下奇妙的花朵,散落在法藏比丘身上。空中传来赞叹声:你一定会成佛!于是法藏比丘住于真实智慧,勇猛精进,修习无量的功德,用来庄严他的国土;因此他进入三摩地,经历了无数个大阿僧祇劫,修菩萨行,不生起贪欲的念头、瞋恨的念头、愚痴的念头,不生起贪欲的觉受、瞋恨的觉受、愚痴的觉受,不执着于色、声、香、味等法,以忍力成就,不计较各种痛苦。他只乐于忆念过去诸佛所修的善根,行寂静行,远离虚妄,坚守诚实正直。他经常以和颜悦色的言语,利益众生,对佛、法、僧三宝信重恭敬,依真谛之门,种植众德之根本。他善护口业,不讥讽他人的过失,善护身业,不违背戒律,善护意业,清净无染。他恒常以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,利益众生;使诸众生功德成就,远离粗言,免除自害害彼,免除彼此俱害;修习善语,自利利人,达到人我兼利。他还教化众生修行六度,于一切法而得自在,了空、无相、无愿、无为、无生、无灭,轨范具足,善根圆满。随其生处,在意所欲,有無量寶藏自然發現。以此施惠眾生,令生欢喜,以行教化。致使无量无數眾生發無上菩提之心,如是善行无量无边,说也说不尽。
親近諸佛分第九
法藏比丘修行菩萨行的时候,对诸佛恭敬、承事、供养,从未间断。他作为四大天王,前往佛陀之处,恭敬、礼拜、承事、供养。他作为忉利天王,前往佛陀之处,恭敬、礼拜、承事、供养。他作为夜摩天王、兜率天王、化乐天王、他化自在天王,乃至大梵天王等,前往佛陀之处,恭敬、礼拜、承事、供养。其次,他来到阎浮提,作为转轮王,接受灌顶位,以及大臣官族等,前往佛陀之处,恭敬、礼拜、承事、供养。他作为剎帝利、婆罗门等,前往佛陀之处,恭敬、礼拜、承事、供养。如此无量无数百千万亿劫,亲近诸佛,种植众德之根本,以成就他的愿望。
願成作佛分第十
法藏比丘修行菩萨行的时候,容貌端庄,三十二相、八十种好,悉皆具足。他口中常发出檀香的香味,身上所有的毛孔都散发着优钵罗花的香味,这种香味遍布无量无边不可思議那由他由旬;众生闻到这种香味,都生起无上菩提之心。他手中恒常出现各种衣服,各种饮食,各种幢幡、宝盖,各种音乐,以及一切最上所需要的物品,利益一切众生,使他们归向佛道。如此积功累德,无量无数百千万亿劫,功德圆满,威神炽盛,最终成就他的愿望,而入佛位。
蜎蠕亦度分第十一
阿难问佛陀:法藏比丘已经成佛而取灭度了吗?还是还没有成佛?还是现在正在成佛?
佛言:彼佛如來,來無所來,去無所去,無生無滅,非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但以酬其志願度一切眾生,現在西方,去此百萬世界,其世界名曰極樂;其佛號阿彌陀,成佛以來于今十劫。又在十方世界,教化無央數諸天人民,以至蜎飛蠕動之類,莫不得過度解脫者。
佛陀说:那位佛如来,来无处而来,去无处而去,无生无灭,不是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只是为了报答他的誓愿,度化一切众生,现在住在西方,距离这里一百万个世界,那个世界叫做极乐;那位佛的名字叫阿弥陀,成佛以来到现在已经十劫了。他还在十方世界,教化无量无边的诸天人民,乃至飞禽走兽、蠕动之类,没有一个不能得到度过解脱的。
光明獨勝分第十二
佛陀说:阿弥陀佛的光明最为远大,诸佛的光明都无法与之相比。十方无量无边的佛,他们的顶中光明,有的照亮一里,有的照亮二里,有的照亮三里,如此类推,逐渐远去,有的能照亮一千二百万里。还有的佛顶中光明,能照亮一个世界,有的能照亮两个世界,有的能照亮三个世界,如此类推,逐渐远去,有的能照亮二百萬个世界。唯独阿弥陀佛顶中光明,能照亮千万个世界,无有穷尽。诸佛光明之所以有远近之分,是因为什么呢?他们在初为菩萨的时候,愿力和功德各有大小,到期成佛,都随所得,所以光明也随之不同。如果威神自在,随心所欲,不必预先计划,那就没什么不同了。阿弥陀佛愿力无边,功德超绝,所以比诸佛光明更为殊胜。
佛言:阿彌陀佛光明,明麗快甚絕殊無極,勝於日月之明千萬億倍,而為諸佛光明之王,故號無量壽佛;亦號無量光佛、無邊光佛、無礙光佛、無對光佛、炎王光佛、清淨光佛、歡喜光佛、智慧光佛、不斷光佛、難思光佛、難稱光佛、超日月光佛。其光明所照無央數天下,幽冥之處皆常大明。諸天、人民、禽獸、蜎飛蠕動之類,見此光明莫不喜悅而生慈心。其淫泆、瞋怒、愚癡者,見此光明莫不遷善。地獄、餓鬼、畜生,考掠痛苦之處,見此光明無復苦惱,命終之後皆得解脫。不獨我今稱讚阿彌陀佛光明,十方無央數佛、菩薩、緣覺、聲聞之眾,悉皆稱讚亦復如是。若有眾生,聞此光明威神功德,日夜歸命稱讚不已,隨其志願必生其剎。復為諸菩薩、聲聞所共稱讚,當亦如是。我說阿彌陀佛光明威神巍巍殊妙,晝夜一劫尚未能盡,今為汝等略言之耳。
佛说:阿弥陀佛的光明,明亮快意,极度殊胜,没有极限,比日月的光明还要强上千万亿倍,是所有佛的光明之王,所以被称为无量寿佛;也叫无量光佛、无边光佛、无碍光佛、无对光佛、炎王光佛、清净光佛、欢喜光佛、智慧光佛、不断光佛、难思光佛、难称光佛、超日月光佛。他的光明照耀着无数个世界,幽冥之处也常常光明。诸天、人民、禽兽、飞虫爬行动物等等,见到这光明没有不喜悦的,都会生出慈悲心。那些淫荡、愤怒、愚痴的人,见到这光明没有不改过迁善的。地狱、饿鬼、畜生,受苦受难的地方,见到这光明就没有痛苦了,命终之后都能解脱。不只是我今天赞叹阿弥陀佛的光明,十方无数佛、菩萨、缘觉、声闻的众人,也都赞叹,也是这样。如果有众生,听到这光明的神威功德,日夜归命赞叹不已,按照自己的愿望一定能生到那个世界。并且也会被诸菩萨、声闻共同赞叹,也是这样。我说阿弥陀佛的光明神威巍巍壮观,殊胜妙好,昼夜一劫都说不完,现在只是简单地跟你们说一说而已。
阿闍世王分第十四
阿阇世王分第十四
爾時阿闍世王太子與五百長者子,各持一金華蓋,前以獻佛,却坐一面,聞說阿彌陀佛功德光明,皆大歡喜。其心願言:我等後作佛時,皆如阿彌陀佛。佛即知之,告諸比丘言:阿闍世王太子與五百長者子,後無央數劫皆當作佛,如阿彌陀佛。此等行菩薩道已無央數劫,皆各供養四百億佛,今復供養於我。往昔迦葉佛時,皆常為我弟子,今又至此是復會遇也。時諸比丘聞是語已,莫不喜悅、恭敬、讚歎。
当时阿阇世王太子和五百长者子,每个人都拿着一个金华盖,上前献给佛,然后坐在一边,听到阿弥陀佛功德光明的事迹,都很欢喜。他们心里发愿说:我们将来成佛的时候,都要像阿弥陀佛一样。佛立刻知道他们的心愿,告诉诸比丘说:阿阇世王太子和五百长者子,将来无量劫之后都会成佛,像阿弥陀佛一样。他们行菩萨道已经无量劫了,每个人都供养了四百亿佛,现在又来供养我。往昔迦叶佛的时候,他们都常做我的弟子,现在又到这里再次相遇了。当时诸比丘听到这些话,没有不喜悦、恭敬、赞叹的。
地平氣和分第十五
地平气和分第十五
佛言:阿彌陀佛剎中皆自然七寶,所謂黃金、白銀、水晶、瑠璃、珊瑚、琥珀、硨磲,其體性溫柔,以是七寶相間為地。或純以一寶為地,光色照耀奇妙清淨,超越十方一切世界。其國恢廓曠蕩不可窮盡,地皆平正,無須彌山及金剛圍一切諸山;亦無大海、小海,及坑坎、井谷,亦無幽暗之所。無地獄、餓鬼、眾生、禽虫,以至蜎飛蠕動之類;無阿須倫及諸龍、鬼神。亦無雨露,惟有自然流泉;亦無寒暑,氣象常春清快明麗,不可具言。有萬種自然之物,如百味飲食,意有所欲悉現在前;意若不用自然化去,隨其所念無不得之。此娑婆世界,有他化自在天,其中天人一切所須自然化現;以比於此佛剎中自然之物,猶萬億倍不可以及。
佛说:阿弥陀佛的世界里,都是自然生成的七宝,就是黄金、白银、水晶、琉璃、珊瑚、琥珀、砗磲,它们的性质温和,用这七宝交错排列作为地面。或者只用一种宝作为地面,光色照耀奇妙清净,超越十方一切世界。那个国土广阔无边,无法穷尽,地面都是平坦的,没有须弥山和金刚围等一切山;也没有大海、小海,以及坑坑洼洼、井谷,也没有幽暗的地方。没有地狱、饿鬼、众生、禽虫,以及爬行动物等等;没有阿修罗以及诸龙、鬼神。也没有雨露,只有自然流出的泉水;也没有寒暑,气候常年春天一样清快明丽,无法用语言形容。有各种各样的自然之物,比如各种各样的食物,只要心里想要什么,就立刻出现在面前;如果不想用,自然就消失了,随心所想,没有得不到的。这个娑婆世界,有他化自在天,其中天人所有需要的东西都是自然显现的;拿它来比喻这个佛国中的自然之物,还差了万亿倍,无法相比。
講堂宅宇分第十六
讲堂宅宇分第十六
佛言:阿彌陀佛講堂、精舍,皆自然七寶相間而成。復有七寶以為樓觀、欄楯;復以七寶為之纓絡懸飾其側;復以白珠、明月珠、摩尼珠,為之交絡遍覆其上,殊特妙好清淨光輝不可勝言。其餘菩薩、聲聞所居宮宇,亦復如是。彼諸天及世人,衣服、飲食、華香、纓絡、傘蓋、幢旛、微妙音樂,隨意而現。所居宮宇、樓閣,稱其形色、高下、大小,或以一寶、二寶乃至無量眾寶,悉化現而成。然宮宇有隨意高大浮於空中若雲氣者;有不能隨意高大,止在地上如世間者。其故非他,能隨意者,乃前世求道時慈心精進,益作諸善德厚所致。不能隨意者,乃前世求道時不慈心精進,作善微尠德薄所致。若衣服、飲食則皆平等,惟宮宇不同。所以別進有勤墮,德有大小,示眾見之。此講堂宮宇,初無作者,亦無所從來,以此佛願大德重,自然化生。
佛说:阿弥陀佛的讲堂、精舍,都是自然生成的七宝交错排列而成。还有七宝用来建造楼阁、栏杆;又用七宝作为缨络悬挂在旁边;又用白珠、明月珠、摩尼珠,交错排列覆盖在上面,殊胜妙好,清净光辉,无法用语言形容。其他菩萨、声闻居住的宫殿,也是这样。那些诸天和世人,衣服、饮食、花香、缨络、伞盖、幢幡、美妙音乐,随心所欲地显现出来。所居住的宫殿、楼阁,根据他们的形色、高低、大小,或者用一种宝、两种宝,乃至无数种宝,都自然显现出来。但是宫殿有可以随意高大,漂浮在空中像云气一样的;也有不能随意高大,只停在地面上像人间一样的。原因不是别的,能随意者,是因为前世求道的时候慈悲心精进,不断地做各种善事,德行厚重所致。不能随意者,是因为前世求道的时候没有慈悲心精进,做善事很少,德行薄弱所致。如果说衣服、饮食,那都是平等的,只有宫殿不一样。所以区分出有勤劳有懈怠,德行有大小,让大家看到。这些讲堂宫殿,最初没有建造者,也没有从哪里来,因为佛的愿望和德行深重,自然而然地生出来。
寶池大小分第十七
宝池大小分第十七
佛言:阿彌陀佛剎中講堂、宮宇,勝於此世界中第六天上天帝所居,百千萬倍終不可及。
佛说:阿弥陀佛的国土中,讲堂、宫殿,比这个世界中第六天上天帝住的地方,好上百千万倍,根本无法相比。
其內、外復有自然流泉及諸池沼,與自然七寶俱生。
里面外面还有自然流淌的泉水和各种池沼,与自然产生的七宝同时存在。
有純一寶池者,其底沙亦以一寶;若黃金池者底白銀沙,水晶池者底瑠璃沙,珊瑚池者底琥珀沙。
如果是一个宝池,池底的沙子也是用一种宝做成的;如果是金池,池底就是银沙,水晶池就是瑠璃沙,珊瑚池就是琥珀沙。
有二寶為一池者,其底沙亦以二寶;若黃金、白銀池者,底沙則以水晶、瑠璃;若水晶、瑠璃池者,底沙則以珊瑚、琥珀;若珊瑚、琥珀池者,底沙則以硨磲、瑪瑙。
如果用两种宝做成一个池子,池底的沙子也是用两种宝做成的;如果是金、银池,池底就是水晶、瑠璃;如果是水晶、瑠璃池,池底就是珊瑚、琥珀;如果是珊瑚、琥珀池,池底就是砗磲、玛瑙。
若三寶、四寶以至七寶,共為一池,則底沙亦如是。
如果是用三种宝、四种宝,直到七种宝,共同做成一个池子,那么池底的沙子也是一样的。
此諸寶池有方四十里者,有方五十里者,有方六十里者,如是展轉漸大,以至於方二萬四百八十里若大海。
这些宝池,有的方圆四十里,有的方圆五十里,有的方圆六十里,这样逐渐扩大,最后可以达到方圆两万四千八百里,像大海一样大。
然是諸池者,皆菩薩、聲聞諸上善人生長之所,有時浴於其間。
这些池子,都是菩萨、声闻、诸上善人成长的地方,有时会在里面洗澡。
若彼佛池其方倍此,皆七寶相間而成,白珠、明月珠、摩尼珠為之底沙。
如果说佛池,它的面积是这些池子的两倍,都是用七宝交错排列而成,白珠、明月珠、摩尼珠做池底的沙子。
是諸池者,皆八功德水湛然盈滿,清淨香潔味如甘露。
这些池子,都是八功德水清澈地充满着,清净香洁,味道像甘露一样。
其間復有百種異華,枝皆千葉,光色既異,香氣亦異芬芳,馥郁不可勝言。
其中还有上百种奇花,枝条都有千瓣,光彩各不相同,香味也各不相同,芬芳馥郁,无法用语言形容。
蓮華化生分第十八
莲华化生分第十八
佛言:十方無央數世界諸天人民,以至蜎飛蠕動之類,往生阿彌陀佛剎者,皆於七寶池蓮華中化生,自然長大亦無乳養之者,皆食自然之食。
佛说:十方无量无数的世界,诸天人民,乃至蜎飞蠕动之类,往生阿弥陀佛国土的,都在七宝池的莲花中化生,自然长大,也没有用乳汁喂养的,都吃自然的食物。
其容貌、形色端正淨好,固非世人可比,亦非天人可比;皆受自然清虛之身、無極之壽。
他们的容貌、形色端正洁净美好,当然不是世间人可以相比的,也不是天人可以相比的;都得到自然清虚的身体,无极的寿命。
𠣏者比類分第十九
𠣏者比类分第十九
佛言:譬如𠣏者在帝王之側,相容儀寧可類否?
佛说:比如𠣏者在帝王身边,容貌仪态可以相比吗?
阿難答言:𠣏者在帝王之側,羸陋醜惡無以為喻,百千萬倍不可以及。
阿难回答说:𠣏者在帝王身边,瘦弱丑陋,无法用任何东西来比喻,百千万倍都无法相比。
所以然者,皆坐前世不植德本,積財不施,富有益慳,但欲唐得,貪求無厭。
之所以这样,都是因为前世没有种下德行的根基,积累财富不施舍,富有却吝啬,只想要得到,贪求无厌。
不信修善得福,益作諸惡,如是壽終墮於惡趣,受諸長苦;得出為人,下賤醜弊,示眾見之。
不相信修善会得到福报,反而做各种恶事,这样寿命终了就堕落到恶趣,受各种长久的痛苦;如果能够重新做人,就是低贱丑陋,让人看见。
所以帝王人中尊貴,皆由宿世積德所致,慈惠溫良,博施兼濟,損已利物,無所違爭,是以壽終應生天上享其福樂;餘慶猶存遂生王家,自然尊貴,儀容端正,眾所敬事;美衣珍饍隨心服御,自非宿福何以能然。
所以帝王在人中尊贵,都是因为前世积德所致,慈悲仁爱,广施恩惠,救济困苦,损己利物,没有争执,所以寿命终了就应该生到天上享受快乐;余庆还存在,就出生在王家,自然尊贵,仪容端正,受到大家的尊敬;穿戴华丽的衣服,吃珍贵的食物,随心所欲,如果不是前世积福,怎么会这样呢?
佛言:汝言是矣!
佛说:你说得对!
若言形相威光,帝王雖人中尊貴,比轉輪聖王猶如鄙陋,若彼𠣏者在帝王之側。
如果说形相威光,帝王虽然在人中尊贵,比转轮圣王就如同鄙陋,如同那个𠣏者在帝王身边。
轉輪聖王天下第一,比忉利天王,又百千萬倍不可以及。
转轮圣王是天下第一,比忉利天王,又百千万倍都无法相比。
忉利天王比第六天王,又百千萬倍不可以及。
忉利天王比第六天王,又百千万倍都无法相比。
第六天王,比阿彌陀佛剎中諸菩薩、聲聞、諸上善人,又百千萬倍不可以及。
第六天王,比阿弥陀佛国土中的诸菩萨、声闻、诸上善人,又百千万倍都无法相比。
澡雪形體分第二十
澡雪形体分第二十
佛言:阿彌陀佛剎中,諸菩薩、聲聞、諸上善人,若入七寶池中澡雪形體;
佛说:阿弥陀佛国土中,诸菩萨、声闻、诸上善人,如果进入七宝池中洗涤身体;
意欲令水沒足水即沒足,欲令至膝水即至膝,欲令至腰至腋,以至于頸,水亦如是。
想要让水淹没脚,水就淹没脚,想要让水到膝盖,水就到膝盖,想要让水到腰、到腋窝,直到脖子,水也一样。
欲淋灌其身悉如其意,欲令其水如初,即亦如初。
想要用水淋灌全身,就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,想要让水恢复到最初的样子,水就恢复到最初的样子。
調和冷暖無不順適,開神悅體滌蕩情慮,清明澄潔瑩若無形。
调和冷暖,没有不舒适的,开阔精神,愉悦身体,涤荡思虑,清明澄洁,晶莹得像没有形体一样。
既出浴已,各坐於一蓮華之上,自然微風徐動,吹諸寶樹,或作音樂,或作法音;吹諸寶華皆成異香,散諸菩薩、聲聞、大眾之上。
洗完澡后,就各自坐在一朵莲花上,自然微风徐徐吹动,吹过宝树,发出音乐,或者发出法音;吹过宝花,都变成奇香,散落在诸菩萨、声闻、大众的身上。
華墮地者積厚四寸,極目明麗芳香無比,及至小萎,自然亂風吹去。
花掉到地上,堆积起来有四寸厚,极目明丽,香味无与伦比,等到稍微枯萎,自然狂风就会把它吹走。
諸菩薩、聲聞、大眾,有欲聞法音者,有欲聞音樂者,有欲聞華香者,有皆不欲聞者;
诸菩萨、声闻、大众,有的想要听法音,有的想要听音乐,有的想要闻花香,有的都不想听;
其欲聞者輒獨聞之,不欲聞者寂無所聞,各適其意無所違忤,其為快樂常得自然。
想要听的人,就独自听到,不想听的人,就安静地什么也听不到,各自随心所欲,没有违背,这真是快乐,永远得到自然。
澡畢進業分第二十一
澡毕进业分第二十一
佛言:饒皆浴已各往修進,有在地講經者,有在地誦經者,有在地自說經者,有在地口授經者,有在地聽經者,有在地念經者,有在地思道者,有在地坐禪一心者,有在地經行者;
佛说:洗完澡后,就各自去修行,有的在地上讲经,有的在地上诵经,有的在地上自己说法,有的在地上口授经文,有的在地上听经,有的在地上念经,有的在地上思道,有的在地上打坐一心,有的在地上经行;
仍有在虛空中講經者,在虛空中誦經者,在虛空中自說經者,在虛空中口授經者,在虛空中聽經者,在虛空中念經者,在虛空中思道者,在虛空中坐禪一心者,在虛空中經行者。
还有在虚空中讲经的,在虚空中诵经的,在虚空中自己说法的,在虚空中口授经文的,在虚空中听经的,在虚空中念经的,在虚空中思道的,在虚空中打坐一心的,在虚空中经行的。
其間有未得須陀洹者,因是得須陀洹;未得斯陀含者,因是得斯陀含;未得阿那含者,得阿那含;未得阿羅漢者,得阿羅漢;
其中有未得须陀洹的,因此就得到须陀洹;未得斯陀含的,因此就得到斯陀含;未得阿那含的,就得到阿那含;未得阿罗汉的,就得到阿罗汉;
有未得不退轉地菩薩者,乃得不退轉地菩薩。
有未得无退转地菩萨的,就得到无退转地菩萨。
各隨其質而有所得,莫不欣然適意而悅。
各自根据自己的根性而有所得,没有一个不欣然适意而快乐的。
佛說大阿彌陀經卷上
佛说大阿弥陀经卷上